“光伏蓝”赋能“发展绿”
在市国粮公司主库区,3幢标准化低温平房仓、1幢楼房仓与4个食用油罐整齐排开,数万吨粮食正静静地躺在仓内享受着20℃以内的凉爽。
“平房仓内粮情测控系统分为4层6行7列、168个测温点以及智能通风装置,可以在线监测、智能预警、实时信息反馈,发挥创新、节能、高效的优势,确保储粮安全。”爬上6米多高的爬梯,低身穿过检查门,市国粮公司总经理刘聚红指着脚下的稻谷说,“2016年,我们通过智能化粮库建设,由传统储粮方式转型为现代智能化科技储粮,不仅更加绿色高效,还极大程度保证了粮食质量。”
储粮的智慧,还藏在粮仓仓顶。去年3月,作为东坡区首个建在粮仓仓顶的发电站——市国粮公司的“仓顶阳光”新能源项目(粮仓仓顶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
“系统运行500多天,已累计发电超过50万千瓦时,这些电量不仅满足了粮库正常仓储需求,还满足了公司日常办公及生活用电,而且还有余电上传至国家电网销售,为企业降本增效。”刘聚红说。
去年以来,眉山市大力推进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充分利用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建设分布式光伏。
去年11月,位于东坡区泡菜园区的四川兴川泰线缆有限公司厂房屋顶1082.4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首年发电小时数约800小时,提供清洁电量约80万千瓦时,可直接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超300万元,并助力泡菜产业园区打造“近零碳园区”。
今年3月,位于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视高铺社区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式通过国网验收,实现并网投运,这是眉山迄今首个商业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该项目光伏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主要供应眉山天府新区管委会和眉山天投集团办公园区用电,基本实现光伏发电全部消纳,最大化提升用电效率,预计光伏年发电量超过40万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6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00吨、二氧化硫15吨、粉尘140吨。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市还将持续推进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