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何振兴?
围绕“六个重点”建设“六有”新乡村
日前,上海绿地集团和上海景域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丹棱县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康养、民宿“五位一体”的参与式综合旅游示范区。
建设打造大手笔,人才引进更开放。县委、县政府正在公开招聘一批“乡村规划师”,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要求,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集中力量梯次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幸福美丽新村。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如何率先实现乡村振兴?丹棱县聚焦六个重点,建设“六有”新乡村。
聚焦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有产业”的新乡村。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写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小农户,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积极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扩大“丹棱桔橙”“丹棱冻粑”等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把更多特色农产品转化为优质初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食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好国家乡村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把丹棱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挖掘山水农耕、古村民俗、知青文化等“乡愁”元素,推进“乡乡有民宿”培育发展计划。深入治理农村环境,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化畜禽养殖粪污“3211”治理,推进种养循环、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全面落实河长制、库长制工作,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丹棱行动,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规模。落实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坚决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聚焦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有底蕴”的新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宣传教育。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等文化品牌活动常态化。保护好“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文化品牌,弘扬大雅文化、端淑文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众筹文化院坝等建设。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聚焦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乡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推进村民自治,依法治村,探索建立农村德治体系。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机制。探索推行民选、民议、民建、民管的村级公益项目建设新模式。发挥新乡贤作用,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农村社会组织。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开展建村标、立家风、讲家训等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聚焦不断改善民生,打造“有保障”的新乡村。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水利、道路、农村能源和通信为重点,统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强化民生工程和惠民资金监管。鼓励农民土地资源入股、集体资产入股、技术入股,增加财产性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同步达到小康。
聚焦突出党建引领,打造“有精神”的新乡村。突出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政治功能,引导村级各类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加强服务功能,提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依法兼任(担任)其他村级组织负责人,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功能互补”原则,探索跨村跨社组建联合支部和功能性党小组。加强思想建设,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该县广大干部群众将通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全面进步、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