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江口历年沉银发现情况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考古团队介绍
张献忠生平介绍
眉山文化人王晋川(左)在发布会现场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 三方联手制定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方案
为避免江口沉银遗址遭到进一步的盗掘和破坏,充分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文物在水下的保存状况,为制定保护规划和研究明末清初的四川历史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4月,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制定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方案,发掘时间预计为3个月。
“本次江口沉银围堰考古发掘和以往水下考古不太一样。因为江口沉银遗址并未发现沉船,已出土的物品,主要是夹杂在石头、泥沙中的金银。因此,将采取围堰抽水后,在河底进行层层发掘。这种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在发掘工作开始之前,该院对遗址进行了多次的实地的考古调查,并系统地开展了测绘工作。同时针对该遗址的特殊性,制定了周密的发掘方案、文保方案、安保方案、后勤保障方案及宣传方案。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计划通过河道内的临时围堰工程解决考古发掘平台,再通过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在发掘过程中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出水文物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目前,考古发掘所需临时围堰工程已经竣工,文保、安保设施已经到位。
借助本次考古发掘 彭山区正积极筹建张献忠江口沉银博物馆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对明末清初历史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张献忠大西军是影响明末清初历史走向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四川乃至全国清代以来的历史,产生过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将为解决诸多有关张献忠的历史传说提供科学依据,为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征战历史、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
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还将对认识明末清初的社会经济状况、物质文化形态,乃至明末清初以来的社会历史走向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彭山区正积极筹建张献忠江口沉银博物馆,拟面向全国征集一流的设计团队来主刀整体策划和规划,打造全国首家“宝藏”博物馆。(图片由赵志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