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新闻发布会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考古团队亮相
四川新闻网眉山1月5日讯(吕伟利 文/图)四川首次水下考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引人注目。记者见到,中央电视台13频道今日中午播出这一消息。今(1月5)日下午,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启动通报会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召开。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启动通报会召开 考古团队亮相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启动通报会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召开,这标志着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四川省文次进行水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 国家博物馆 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 四川大学 教授江玉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鲁茂现场出席通报会。
考古专家认为 :“此次发掘是我省第一下考古发掘,水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与陆地相比更为复杂,况且遗址本身又屡遭盗掘,因此本次考古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期望能够通过本次考古发掘对江口沉银遗址的性质、文物的分布范围、埋藏情况和保存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能为四川水下考古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将进一步使整个遗址及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保管,从而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此次考古发掘中将力争做到一流的发掘、一流的保护和一流的展示。并根据本次考古发掘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工作成果。
张献忠 “千船沉银”宝藏传说已为考古发现文物证实
著名的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军将领杨展曾在此伏击了大西军领袖张献忠的船队。张献忠大败后,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当地人口口相传至今。
江口沉银遗址2010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眉府函[2010]142号),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北至府河、南河交汇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根据是2005年以来,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于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以及大量的银质饰品、碎银等。
2015年12月在彭山召开的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和考古研讨会,经专家论证,江口沉银遗址极有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岷江水下,面临盗掘风险,保护难度极大。自2013年以来,遭到多次盗掘。经过近年来持续的侦查,2016年10月,彭山区公安局成功破获江口沉银盗卖大案,涉案3亿元,并追缴回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更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