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青林社区:“三链”协同聚合力 构建幸福生活圈
2025年06月16日 18:58: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以破解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精准匹配难题为突破口,深化“资金+项目+服务”联动机制,通过“资金链精准赋能、资源链多元聚合、监管链全程护航”,拓宽多元资金渠道,完善监督管理,着力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以高效资金统筹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铸“多元筹融”资金链,激活服务供给“动力源”
创新“财政引导+社会协同”资金筹融机制,构建“向上争资、同级聚资、市场引资”立体网络。一是向上争取专项资金。以“优城美乡”微更新项目为突破口,成功申报100万元专项资金,靶向投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600平方米“党群服务+文体活动+老幼关怀”复合型阵地,涵盖阅读角、康养区、亲子活动室等8大功能模块,实现服务空间从“零散化”到“集成化”的跨越。二是同级撬动赋能资金。探索“邻里合伙人”试点机制,通过“公益服务+低偿运营”模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等15场公益活动,服务覆盖2600余人次,推动基础服务从“普惠型”向“精准型”升级。三是募集社会共建资金。发起“微心愿·共参与”公益众筹,引导辖区企业、高校、居民捐赠物资、以物易物,动员天府一中、通航学院等捐赠闲置书籍1350本,共同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书籍漂流角”建设,形成“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居民出一点”的多元投入格局。
深拓“共建共享”资源链,构建多元共治“生态圈”
践行“空间共享、资源整合、平台联动”理念,打造“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共建格局。一是空间共享“零成本”增效。推行“场地换服务”合作模式,免费向启航乒乓球俱乐部提供闲置场地,企业负责场馆装修及运营管理,并每周提供30小时公益开放时段,既盘活低效空间又培育社区文体社群,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服务供给常态化”。二是资源整合“精准化”供给。依托社工站枢纽平台,建立“需求—资源—项目”动态匹配机制,联动西南医科大开展“银发健康行”义诊,联合文化传承人开设“三苏浸润文化传承”体验课,携手高校志愿者打造“爱心摄影课堂”,累计整合20类社会资源,开展主题服务15场,覆盖全龄段居民超2500人次。三是平台联动“网格化”治理。搭建“线上+线下”资源对接平台,线下通过网格走访收集居民需求,线上搭建全市首个探访关爱服务系统,依托智慧养老调度中心发布服务清单,实现“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落地”24小时闭环响应,利用探访一次上传一次的模式为719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关爱探访服务。
严控“一贯到底”监管链,筑牢资金安全“防护网”
建立“制度约束+动态跟踪+成效导向”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群众满意。一是制度先行“闭环化”管理。编制《项目资金方案》,明确预算编制、审核拨付、验收结算等10项流程标准,实行财政集中支付与工程进度挂钩机制,通过第三方审计、纪检监察全程介入,保障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分毫不差”。二是动态跟踪“可视化”监督。建立“项目进度电子台账”,实时更新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形象进度等数据,并通过社区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向居民公开,邀请党员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组成“监督小组”,开展现场巡查3次,提出整改建议10余条,实现监管过程“阳光化、可追溯”。三是成效评估“群众化”导向。创新“服务效果双评估”机制,既考核项目建设质量,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综合服务中心运营以来发放1008份满意度问卷、召开12场居民座谈会,收集优化建议58条,针对性调整活动频次、增设适老化设施,群众满意度达96%,真正实现“资金花得明白、服务做得贴心”。(图文由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提供)
编辑:卓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