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心脏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终末期瓣膜病患者终获“心”生
2025年05月14日 18:03:5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眉山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成功为一名终末期多瓣膜病变合并多器官衰竭的高危患者实施仅5厘米的腋下隐蔽切口的微创心脏手术,使其重获新生。创下了医院微创心脏手术救治极危重患者的新纪录。
病情危重:命悬一线,救治难度极高
患者52岁的赵女士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有10+年,因未及时治疗导致联合瓣膜病变,心脏功能严重受损。今年除夕前夕,她因突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被紧急送至医院。入院时,赵女士已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全身浮肿,并迅速恶化至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危急状态,随即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曹安强回忆道: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赵女士的病情几度反复——重症感染、脓毒血症、高热惊厥,甚至出现癫痫发作,手术风险评分属于极高危范畴(EuroSCORE II高达18.6%)。
胸心外科、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及心脏超声团队通力协作,经过近两个月,反复的抗感染、心、肺等器官功能支持和精细调整,终于使其病情趋于稳定。然而,由于心脏瓣膜病变严重,赵女士的心肺功能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甚至连轻微活动都难以完成。
创新术式:藏在腋下的“生命通道”,直达心脏瓣膜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高,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曹安强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右腋下微创切口入路”,在保证手术精准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创伤。
与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劈开胸骨、留下20厘米以上疤痕不同,右腋下小切口入路通过这个仅约5厘米的隐蔽切口,曹安强主任成功完成了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和三尖瓣成形三个高难度操作。
“这个切口位置的选择确实极具匠心。”主刀医生曹安强解释道,“它位于腋窝自然皱褶处,患者术后恢复后,即便抬起手臂也难以发现手术痕迹,也可以说是‘隐形’手术。”
医患同心:家属不放弃,团队不退缩
术后,赵女士在ICU团队的精心监护下逐步康复,心功能从术前的NYHAIV级(严重心衰,无法活动)改善至NYHAII级(可正常生活)。出院一个月后,她和家属专程返回医院,向曹安强团队赠送“医德高尚医术精,情系病患暖人心”的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这次手术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如果放弃,那真是生不如死。”赵女士含泪说道,“是曹主任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曹安强副主任则表示:“医疗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更离不开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坚持。正是他们的不放弃,才让我们有机会创造这个奇迹。”
本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领域更上一个台阶。其三大突破值得关注:
1.“微创化”:腋下切口避免胸骨劈开,降低感染和并发症风险;
2.“精准化”:多瓣膜同期手术,技术难度高但效果显著;
3.“快速康复”: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未来,医院胸心外科将继续探索微创心脏手术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生希望。(图文由眉山市人民医院张培 杜佩聪提供)
编辑:王海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