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她们是数据背后的“分析师”、路面上的“守护者”、隐患前的“排雷兵”;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坚韧,将个人坚守融入集体使命。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让我们聚焦眉山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以下简称“交警一大队”)事故中队邹迪、巡逻三中队张雪清和王雨欣,看她们如何以“小我”之力凝聚“大我”之志,构建事故预防与缓堵保畅的立体化守护。
数据基因:从“个案分析”到“科学预防”
邹迪的职业生涯跨越了重管办与事故中队内勤两个岗位。在重管办的6年,她以近乎苛刻的严谨,将重点运输企业的驾驶人审验学习、违法处理及车辆审验工作做到极致。这份细致,恰是事故中队“防患未然”工作理念的延伸——从源头消除隐患,正是事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 |
邹迪
调入事故中队后,她与另外一个女同事负责了事故的案件整理与研判分析。每天面对冰冷的数字和复杂的案例,她们将每一起事故拆解为时间、地点、天气、车辆状态等数十项数据标签,通过比对与归纳,提炼出事故高发规律。这种“数据驱动”的工作方式,并非邹迪的独创,而是事故中队长期坚持的科学化转型的缩影。中队以“精准分析—靶向施策”为核心,通过海量事故数据的深度挖掘,为辖区道路隐患整改、重点车辆监管和交通安全宣传提供决策支撑。
除了对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事故中队还负责辖区内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包括事故现场的勘查、调查取证、责任认定、损害赔偿调解等,每一份事故研判分析报告背后都是事故中队全员“将每一起事故转化为预防经验”的集体智慧。正如事故中队中队长所言:“事故接处警是起点,预防是终点。我们不仅要快速响应,更要科学总结,让每一起事故都成为改进工作的契机。”
柔性力量:从“严格执法”到“温情劝导”
张雪清、王雨欣所在的秩序中队,是城市交通脉动的“守护者”。她们的工作轨迹——从水街景区到永丰村,再到会议中心——看似频繁调动,实则是交警一大队各秩序中队“因势而变、服务为民”策略的生动实践。
![]() |
王雨欣
在巡逻中,她们不仅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更是市民安全的守护者。无论是高峰时段的拥堵疏导,还是道路的安全隐患排查,她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张雪清在一次上岗过程中因道路湿滑骑车摔倒致尾椎骨骨裂,但她依然带伤坚守岗位,直至任务结束后才就医,展现了秩序中队“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传承。
张雪清、王雨欣所在的巡逻三中队不仅负责着辖区道路的秩序维护,更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实际践行者。针对“一盔一带”难题,交警一大队城区巡逻二、三中队推出“教育+体验”模式,让违规者在劝导站观看事故案例、参与交通协管;针对企业源头隐患,各秩序中队将安全检查转化为常态化服务。针对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深知,违法查处不是目的,预防事故才是根本,通过严格执法与柔性劝导相结合,将违法查处转化为交通安全教育的契机,让每一次执法都成为一次安全意识的提升。正如张雪清、王雨欣所在中队中队长所说:“我们的工作不是‘管人’,而是‘护航’。”这句话,恰是交警一大队秩序工作的生动注解。
立体协同:从“中队协作”到“全域守护”
邹迪、张雪清和王雨欣的努力,不仅是个人职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事故中队与四个秩序中队整体工作的缩影。而五个中队的协作,又构成了交警一大队事故预防与缓堵保畅工作的立体化体系。
![]() |
张雪清
事故中队的接处警与科学研判,为大队提供了精准的事故预防依据;四个秩序中队的巡逻、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违法查处,为大队筑牢了路面安全的防线。几个中队如同齿轮般紧密咬合,推动大队整体工作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在交警一大队的统筹下,事故中队与四个秩序中队实现了数据共享与行动协同。事故中队的研判报告为各秩序中队的巡逻重点提供指引;各秩序中队的路面反馈又为事故预防积累数据样本。这种“数据驱动、协同作战”的模式,让大队的事故预防与缓堵保畅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邹迪、张雪清和张雨欣,是事故中队与四个秩序中队的普通一员,也是整个集体的生动注脚。她们的故事,不仅源于个体的敬业,更源于中队专业化、系统化的协作机制,以及交警一大队“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从个人到中队,再到大队,每一分努力都在为城市的交通安全添砖加瓦。她们是集体中的个体,也是个体背后的集体。正是这种“个人与中队共生共长、中队与大队协同共进”的力量,让城市的道路更安全、更温暖。
未来,她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守护每一条道路,温暖每一段旅程。她们的身影,将成为城市中最美的风景线;她们的行动,将书写交通安全事业的新篇章。
编者按:从邹迪的数据深耕到张雪清、王雨欣的柔性执法,从中队协作到全域守护,我们看到的是眉山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以集体之力织就的安全网络。这群女性工作者以专业与温度,诠释了新时代交管工作的“刚柔并济”,也让“人民至上”的承诺在每一条街巷落地生根。(图文由眉山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