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艳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李田
“夏警官,又来送安全锦囊了?晓得了,晓得了,不听、不信、不转账,电信诈骗遇不上!哈哈哈……”
“老夏,老夏,这楼上新来了一家租户,到你们那里登记信息没有……呐,就在那一层楼上。”
金秋十月,晚开的桂花香气袭人,团坐在桂花树下的城南社区群众有说有笑议论着社区最近发生的稀奇事儿。看着社区民警一如往常的在社区“闲逛”,熟识的居民们又有说有笑的提供着各自的“情报”。像这样社区民警沉在社区、工作在社区的常态,得益于近年来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的改革。
在推进“深耕善治”工作中,彭山公安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以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牵引,以社区警务工作为依托,抓实三项举措,推动社区警务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 |
扣准“主防”导向重塑体系。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推进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进一步规范岗位、优化机制、整合要素、重塑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神经中枢”作用,坚持每日分析研判警情、发案特点,将巡防力量向警情多发时段、高发区域倾斜。注重网格化布警,将全区划分为6个区域,设立高铁、广场、夜市、中心商圈等夜娱场所集中区8个必巡点和若干条步巡路线,开展中心城区“夜巡行动”、临街商铺“敲门行动”、宵夜摊点“醒酒行动”,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以高见警率、高管事率压降街面发案。2024年夏季辖区街面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1.7%,夜间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3.2%。探索完善矛盾纠纷调处“一日清、三日查、七日访”工作措施,密切关注人员诉求、事态进展,确保纠纷调解工作扎实有力推进。依托公调对接、“标准化”调解、律师进所等主动干预化解纠纷18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4.19%。
![]() |
刘先胜检查企业安全
聚焦“主防”重点夯实基础。围绕“谁主防”“谁来防”问题,梳理全局民警工作经历、个人特长、年龄结构等情况,出台机关民警下基层、机关警种包联基层派出所等制度。综合评估派出所警力缺口,调配26名机关民警和16名辅警下沉派出所,配齐社区警务力量,落实派出所、社区民警警力配置“两个40%”双达标,社区民警全部挂职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对辖区实有人口、单位等信息进行兜底翻,先后采集更新各类基础信息数据37463条,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助力破获盗窃案件9起,涉黄涉赌案件9起,网逃3起,进一步打牢主防基础。紧盯人、地、事、物、组织,加强对高风险企业和涉危行业场所等重点要素的安全监管,开展民爆物品、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检查,更新完善检查台账,登记风险隐患,指导督促整改,及时排除各类风险隐患30余个。
![]() |
丰富“主防”模式聚力共治。注重“内部挖潜”,大力推行“交巡联勤、所队联治”联勤联防机制。针对重大节点、敏感节点,派出所联合交警、特巡警就设卡盘查、路面巡逻、隐患排查、违法查处、突发警情处置等工作进行警务合作,常态化开展定点守护、武装巡逻、动态盘查工作,最大限度提升街面见警率提高社会面管控。秉承“警力有限、民力无限”理念,合理布设“网格警务”,进一步推动辖区9个警务区和100个网格无缝对接。以社区民警为纽带,充分调动辖区村委、网格、企事业单位、群众等力量,组织义务巡防队伍和平安志愿者队伍,做精做强社区民警+警辅+联勤为主的巡防队伍。先后发动治安积极分子数百余人,深耕培育、壮大“零点巡逻队”“长寿太婆”等群众志愿组织5个,警民携手先后收集社情民意110余条,排查风险隐患90余个,开展信息维护3000余条,联同巡逻防范160余次,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图片由彭山区公安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