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东坡1人获全国表彰

2024-09-29 19:5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7日在北京举行。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其中,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悦兴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耀受到表彰。

先进事迹

赵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人

赵耀,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2月出生,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太和镇悦兴小学校长。悦兴小学现有在校生728人,汉族、彝族、苗族等各族儿童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担任校长以来,赵耀用心用情帮扶少数民族困难学子;注重因材施教,采取老师、学生“一带一帮”等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坚持教管并举,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民族团结和规章制度教育,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好民族团结进步校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促进各民族团结交融。2021年,悦兴小学获评“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搭建连心桥,凝民族团结之心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连接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赖个体对中华民族符号的认同,而基础教育正是承载文化符号认同的重要一环。2018年3月,赵耀担任悦兴小学校长以来,始终秉持“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原则,挨家挨户动员困难家庭适龄儿童入学,积极构建“教体经费倾斜、关工委定人补助、社会各方参与”的助学机制,全力争取各类资金。在他奔走呼吁下,各方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累计帮助400余名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保障全校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赵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搭建起各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桥梁,身体力行地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绘就同心圆,塑民族团结之魂

参天大树,生于毫末。“每个彝族孩子,都是一根闪亮的‘火把’”,这是赵耀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个别彝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不足,学生在语言表达、生活习惯、学习进度上与汉族学生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艰巨挑战。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坚持在教师群体中弘扬“混班不搞特殊”教学理念,引导每一名教师积极摸索适合自己,也适合彝族学生的教学方式,安排老师“一带一”辅导,再安排一名本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一帮一”互助,努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针对中途转学跟不上进度的彝族学生,他还组织开设免费的课余辅导班,自己也甘当跟班“学生”,陪着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直至他们跟得上、不掉队。学习跟上了,良好习惯也要养成,重“小节”,方能养“大德”。洗脸、洗手、刷牙、剪指甲这些看似稀松平常小事,却是赵耀心中培养彝族学生良好习惯的大事。赵耀把这些“小事”写入了校规,制定了德育方案,从彝族学生入校第一天起,就从小事小节上引导他们抵制“不良习惯”、追求“尽善尽美”。以国家通用语言促进民族交流,用良好习惯增进情感认同,让各族学生学习上交流互鉴,情感上交融互聚。

唱响主旋律,筑民族团结之根

稻花最香处、民族一家亲。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总要求,赵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形式,努力打造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学校大家庭。他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打造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化墙、团结操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展览室。“我们是民族融合的学校,共同体意识教育要跟上”,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各学科课程安排,让各族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发展融合史的了解,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共浇友谊之花”活动等一系列和谐共建活动,与茂县沙坝镇小学开展交流活动,两校学生互通书信,交流各自的学习生活,促进了不同民族儿童的交流,并推荐一名学生参加了全省各族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为进一步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赵耀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专门设立舞蹈室、音乐室,购买音乐器材,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在课余时间开展艺术培训,让各民族学生尽情绽放个性光芒。在他的努力下,彝族舞蹈《快乐的阿咪子》获东坡区“五育并举”艺术展演一等奖,学校获评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善用文化之力,让各族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念,才能画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大同心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如今的悦兴小学,处处充盈着各族学生快乐共处、友谊互助的和谐氛围。(图文由东坡区委统战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