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有你】寇伟:得“心”应手 点亮生命之途

2024-08-17 16: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10余年从医生涯带给一位医者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彭山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寇伟说:“病人的信任和感激是支撑我一路前行的动力。”

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医生的“心”路历程,看他如何点亮生命之途?

坚守初心:治病救人 技术领跑

寇伟,2013年毕业于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任彭山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参加工作十余年,寇伟曾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导管室、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进修学习,曾参与中国首例商用人工电子心脏病患者的管理。

寇伟毕业后就职于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他总是把解决患者疾病、问题放在首位。2017年,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根据整体规划,加强心血管专业学科建设,成立了彭山区第一个介入导管室,并着手建立胸痛中心。

“当时我们医院心血管领域急需发展,但是由于新技术伴有辐射风险,很少有人愿意去。我本身对心血管领域比较感兴趣,而且在当时来讲,它也是比较前沿的技术。我还年轻,所以我就报名了。”面对彭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领域的空白,寇伟眼中闪烁着对医学前沿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勇敢。

经过一年的正规培训、学习、实践,寇伟心血管专业的临床知识储备、心脏介入操作技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学成归来,他便积极投入了介入导管室的建设。“因为没有专业指导、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们只能经过反复摸索、向其他地市区医院学习。”寇伟介绍,经过2年建设,导管室终于顺利建设完成,2020年,彭山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带领心脏介入团队,成功为多名患者完成了冠脉造影术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标志着彭山区整个心血管学科领域进入到一个新的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医者仁心:温暖患者 服务社会

“医生的底气来自娴熟的技术。”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寇伟见多了生离死别,如何挽救更多心脏病患者也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

2021年夏天,寇伟如往日一样在急诊室坐诊,突然有位50多岁左右的中年男性突发胸痛,送过来急诊。“我们立马给他诊断出来,疑似心肌梗死。但是由于当时彭山区人民医院的心血管专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没什么名气,患者并不信任我们。”寇伟说。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由于患者情况特殊,刻不容缓,寇伟主动和患者沟通。“我告诉他病情的危急程度,他本来是很犹豫的,但他突然看见了我衣服上别的党徽,突然转变了态度。”寇伟清晰记得,患者眼中闪烁着信任的泪光。

最后,寇伟团队花了一个小时成功完成了心肌梗死手术,挽回了患者的生命。“他后来给我们送了个锦旗,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我们还一直有联系,时刻关注着他的健康情况。”寇伟回忆着。

监护仪“滴答”作响,医务人员脚步匆忙,患者双眼充满了期盼,时间不停、救治不止、希望不熄……而这成为寇伟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其实在我们科室,经常会接触到很多病情危重的病人,当我们抢救成功时,病人的信任和感激是支撑我一路前行的动力。”寇伟说。

得心应手:守望生命 使命必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医师的成长之路,注定漫长,艰辛与刻苦。”寇伟医生带领团队继续在心血管领域取得突破,开展了左心室造影术、临时起搏器术等多项技术。3年来,寇伟所带领的团队成功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和起搏器手术1800余例,还完成了眉山市第二例冲击波球囊治疗严重扭曲合并钙化病变,将彭山区心血管诊疗技术推到了新的高度。

“作为医生,我们究竟能为病人做些什么,正如前辈所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寇伟回忆,对于县级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技术是十分困难的,介入导管室的建成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同时也让彭山区也能掌握前沿技术,让彭山区的病人也能在“家门口”治疗。

彭山区人民医院在寇伟团队的带领下,打造胸痛中心建设,建立区域内胸痛中心网络,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其中,3年来,寇伟团队通过心脏介入手术挽救了200余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

“随着学科发展,2023年,心血管内科独立成科,标志着彭山区人民有了自己独立的心血管专科,新的里程就是新的开始,我们将继续为患者服务,守望生命,使命必达,造福更多患者。”寇伟说。(陆晓皖 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