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在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彭山公安发布一起发生在辖区的典型涉嫌集资诈骗案,旨在提升公众对经济犯罪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023年,彭山区公安分局经多年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以工程为由实施集资诈骗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资金8000余万元。
![]() |
假身份借钱做工程 高息诱惑集资诈骗
2015年4月,彭山区公安分局接到多名群众报警,被张某峰分别以10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金额借走钱款失去联系。获悉情况后,彭山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指令经侦大队对该案立案调查。
通过前期收集到的线索,经侦大队办案民警对张某峰展开了大量调查工作,发现真实姓名为张某平(吉林人),而张某峰则是其弟弟的名字。
原来,张某平自2011年来到彭山区后,以四川某建设公司彭山办事处名义到处招揽工程,并以工程需要资金为由,向黄某某、李某等人或公司借款,同时承诺支付3分至8分的高额利息。
“不少被骗群众或者公司都是看中了张某平的高额利息,抵挡不住诱惑才上了当。”据民警介绍,当被骗群众或公司发现承诺的利息未到,以及本金难要回,再到联系不到人时才慌了神,遂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连续调查,民警发现其曾在1998年入伍时注销户口,离开部队后未回老家上户口成了黑户,自2012年起,为出行等方面便冒用弟弟身份进行工程招揽和借款。
锲而不舍寻踪觅迹 抽丝剥茧柳暗花明
找寻不到张某平,那就从其家人开展工作调查。为对广大受害群众作出交代,民警多次前往张某平吉林老家,打算从身边人身上获取有用线索。然而,其家属反映,张某平已多年不与家人联系,亲戚家属更不知其踪迹。为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民警陆续前往东北、青海等多个张某平曾生活的地方进行调查,并对张某平失联前的联系人逐一排查。
“掌握到张某平的线索少之又少,就连其女儿结婚都未曾出现过。”民警介绍,考虑到逢年过节团圆的日子里,张某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还专门派人在老家附近蹲守,就连其女儿在北京结婚的时候,掌握到消息的民警都马不停蹄赶赴北京,但均扑了空。在长期的侦查工作中,民警从未停止对张某平的追踪调查,直至2023年,发现有线索指向张某平可能在山西某地。
飞蛾扑火以身试法 流离失所结局凉凉
一条时隔8年的线索让民警再次看到了希望,重燃了信心。为早日抓获张某平,办案民警立即前往山西,对张某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个名叫区某某的人与张某平身份高度重合。
“区某某就是张某平,自潜逃到山西后,其生活萧条,一直生活在出租房内,从事奇石生意。”民警介绍,自知晓区某某疑似张某平后专案组克服时间跨度长,取证难度大,案件侦办工作困难重重等因素,围绕区某某的生活开展全面侦查,最终确定区某某就是张某平,并将其成功抓获。
经依法调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张某平自2012年起便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彭山区内进行招揽工程。前期通过高额利息诱惑方式,将下家借款的一部分作为上家借款的利息,拿到一部分高额利息的群众纷纷加大借款,并介绍周边人参与。如此循环,越来越多群众和公司纷纷上当。
谁知,拿到钱款的张某平并不满足现状,开始盲目扩大工程项目,直至严重亏损。然而,此时的张某平仍旧抱有幻想,继续通过他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四处借款,直至无力偿还被追债无路可走,便开始潜逃至山西,并再次冒用他人身份生活逃避追责,这一逃便是8年有余。
最终,张某平以工程需要资金为由借款,陆续向黄某某等24人借款,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之规定,涉嫌集资诈骗罪,已被移送审查起诉。
彭山公安提示:投资理财擦亮眼,提高防范保安全!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供稿:彭山区公安分局 龙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