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眉山市青神县以深化社区治理为切入点,从结对共建、社企联建、项目共推三个方面发力,激发区域共建共治共享内生动力,实现三“力”合一,编织基层社会治理“新图景”。
组织联建,以“红色向心力”激活治理“新引擎”。一是开展党建联建。以社区党委为主体,推动青神县花园社区与成都黉门街社区结对共建,举办“社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签订社区结对合作协议,明确党建、社区治理、社企合作等3大方面合作内容,建立健全定期沟通交流、研究会商、联席会议等机制。二是建立清单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实现社区共建“资源清单、任务清单、需求清单”,通过微信、QQ等方式,打造线上定期“云交流”平台,共享就业信息200余条,收集发展意见建议80余条,实现社区治理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三是深化提升行动。合作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互派2名社区工作者深入社区街区、党群服务中心,学习双方基层治理创新点、网格化管理等经验。同时,定期组织双方社区书记外出学习“取经”,切实提升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工作技能和治理能力。
![]() |
黉门街社区与花园社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社企联合,以“资源杠杆力”撬动治理“新动能”。一是整合社会资源。链接成都簧门街社区社会企业资源,成立青神县爱邻智慧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社区托管、助餐、就医、信托物业等服务,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二是擦亮“爱邻”品牌。持续打造“爱邻”品牌,推进“爱邻厨房”“爱邻沙龙”“爱邻街坊”“爱邻学堂”和“爱邻物业”等系列品牌建设,其中“爱邻厨房”“爱邻学堂”自运营以来,累计服务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9000余人次,解决200余个双职工家庭及留守儿童暑期托管问题。三是引导多方治理。率先设立眉山市第一只社区微基金,把社区社会企业利润的30%注入社区微基金,将募集到的社区微基金统筹用于扶老助困、居民服务等,引导居民、社区组织、商家等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 |
花园社区“爱邻厨房”助老餐厅
项目共推,以“惠民硬实力”打造治理“新高地”。一是拓宽销售渠道。实施“农产品直达”项目,将青神优质绿色农产品直输成都黉门街社区供销社,一月两次参与黉门街社区“周末集市”,成功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打响地方产品知名度,拓宽村民增收致富之路。二是聚焦居民需求。引入“华西坝健康直通车”项目,实现手机平台一键式咨询、挂号、转诊,由华西专家线上提供专业性医疗意见,花园社区居民可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到华西医院就医,累计为246名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三是实现共治共管。探索“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选择惠民小区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小区业主“一户一票”选定物业服务企业,构建起业主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惠民联盟”,物业与业主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实现物业费收缴率100%,社区居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供稿:青神县组织部)
![]() |
华西医院、省肿瘤医院等专家走进花园社区开展义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