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她的芳华】 仁寿公安的633

2024-03-08 16: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钟书曼 李田)“仁寿公安是我的家,这里有我快乐的源泉,在这里我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她是刘珊珊,仁寿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保障大队教导员。633是她的名字谐音,也是她的手机尾号。

采访刘珊珊是在一个初春傍晚,她率性直爽的性格和真诚幽默的态度让微凉的季节褪去了些许寒意。

有真心 有恒心 有忠心

这是她始终坚定的服务理念

个子不高,做事麻利,神采奕奕,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韧劲。这是刘珊珊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2003年,我从四川警察学院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仁寿县乡镇的公务员。”她回忆道。然而,一个偶然的转警机会,让她毅然选择了仁寿县公安局,再次穿上了自己熟悉而喜爱的警察制服。

走进刘珊珊的办公室,总是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排排的档案柜旁,她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忙碌着汇总分析各项数据。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说到保密工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层层门锁、枯燥的资料台账、往来途中的风雨,而在刘珊珊眼中,机要保密就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看似简单、重复、普通,实则责任重大。

“保密工作在常人看起来很神秘,但在我看来,是红线,更是安全线。有一丝放松,就有可能发生泄密事件。”刘珊珊未曾有过丝毫懈怠。

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她还担任仁寿公安的保密知识培训教官。为了让保密教育不流于形式,更加入脑又入心,刘珊珊认真梳理提炼网络宣传教材和大量案例,制作精品教学课件,通过“你问我答”的互动,向大家介绍《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如今,她的声音也有些沙哑了,但正是通过极具感染力的交流传播,不断拉近与民辅警学员的距离,收获极佳的教学效果。

春风十里,不如警营有你。因工作成绩突出,她曾荣获“全省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023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

求实效 求突破 求极致

这是她始终遵循的工作原则

在同事们眼里,刘珊珊似乎天生就是为公安事业而生的人。

哪个派出所或哪个部门突然有了新闻线索,只要报给她,不管白天黑夜、不论风霜雨雪她都火速赶过去采访,迅速将新闻线索转变成报纸、电视、短视频平台上的新闻信息。不管是高速卡点还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她奋战在一线的身影。

“跟一线兄弟的苦、累、危险相比,我这不算啥子嘛,只有宣传好他们的事迹,才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刘珊珊笑着说。

公安正能量宣传必须“离群众更近”“离现场更近”,突出一线视角,让基层警务成为“最美”的源泉。

时光流转,秉持这样的想法,除了撰写文稿、拍摄照片、编辑排版,刘珊珊更是在省、市、县的各级文艺单位表演的台前幕后大放异彩——

组织民警结合防盗抢骗宣传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在全县四个重点场镇巡回演出;

自编自导的《战鼓迎春》被确定为全市公安系统文艺迎春活动开场舞;

紧密结合警营生活排练出的《激情飞扬》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文化年节目金奖;

编排的“向英雄致敬”大型情景剧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作品奖;

担任仁寿公安警官艺术团执行副团长,组织策划警察节系列活动、“向人民报告”文艺活动,观看人数上万,群众反响热烈……

“我们必须找到群众需要的点,这个点要么是有价值的,要么是有共鸣的。”刘珊珊介绍,在坚守政务新媒体本位、不影响严肃警务信息传递的前提下,她将继续以网感化的语言、接地气的互动,和粉丝“打成一片”,在求新求变中实现跨越、在求质求效中实现提升,源源不断地为读者提供优质资讯,讲好仁寿公安的故事,传播好仁寿公安的声音。

追逐光 成为光 散发光

这是她始终倡导的奋斗目标

“我今天专门来给刘警官送感谢信。”

“刘警官,多亏了你帮我解决了用餐难题!”

“我们两家的矛盾已经解决了,让刘警官费心了。”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点赞和赞美也是仁寿公安团委持续打造优质团建品牌的一个缩影。

2022年3月,在刘珊珊的牵头下,仁寿公安45岁以下青年民辅警成立“金盾”志愿服务队,并通过团省委、大美仁寿志愿者服务平台,招募组织暑假返仁大学生志愿者成立“初心”志愿服务队。

他们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百余场社会文明实践活动中服务参与近三千人次,服务时长超过一万小时。同时,在妇女节、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他们还联合惠警商家、睿霖社工开展了“关爱未成年困境儿童”“警察妈妈护苗行动”,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帮助困境儿童家庭。

如何才能将榜样力量引领延伸到基层所队最小单元化?这是刘珊珊工作之余时常思考的问题。

经过一番探索和尝试,以她为主导,仁寿公安成功创建“走廊文化”“角落文化”等品牌。按月评选“陵州警星”,利用“公安网校”开展“榜样事迹送教巡讲”微团课宣讲,搭建“青蓝计划”,建立青年人才库213人,向县局党委推送优秀青年民辅警43人,择优选送10名青年辅警参加辅警长选拔,让“组织更有组织的样子”,让“警察更有警察的样子”,让“青年更有青年的样子”。

时光从不辜负对拼搏者的允诺,也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

如今,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四川十大法治人物,二十余名青年民警获个人嘉奖……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已在仁寿公安全面形成。 

鲜有人知的是,2015年,长期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刘珊珊也得到机会调到丈夫所在地工作。面对上涨的待遇、便利的交通、朝夕相处的亲人,在欣喜、彷徨、失落中度过了三个月后,刘珊珊再度选择回到仁寿,只因这里有她最亲密的战友、最熟悉的环境、最喜欢的岗位。

问她累不累、苦不苦?她笑了笑,掷地有声地回答了十二个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栉风沐雨的追捕悬疑,鲜有收获立功受奖的鲜花绶带,也很难赢得高潮迭起的雷鸣掌声。“从头顶国徽、身披藏蓝的那刻起,我就决心择一事、终一生,以初心、致匠心。”刘珊珊说。(图片来源:仁寿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