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清青联手” 献计乡村振兴

2024-02-06 16:0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青神支队在近十天的行程中,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支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青神县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东坡文化及基层治理,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亲身实践服务,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调研乡村振兴。青神县的竹编艺术堪称一绝。在竹艺博览馆,同学们目睹了竹编工艺品的精湛技艺和广泛运用。他们还亲自动手体验了竹编工艺,感受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兰沟村竹里巷子的调研让同学们对农旅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里,他们见证了政治引领、群众自治与共治合力的力量,感受到了乡村治理的新格局。

感受东坡文化。程夫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之妻,苏轼、苏辙之母。苏母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性情仁慈,知书达礼,端庄贤淑,18岁嫁入苏家,其劝夫以进、教子以学、持家以富的家庭家教家风,成就了“一门三父子”,被视为一代贤母,堪比孟母、岳母。在新建成不久的苏母祠,程夫人的生平事迹让同学们对青神县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地了解。

了解城乡融合。在青神经济开发区工业服务中心的参观让同学们对青神县的工业发展有了直观地认识。从制药到机械制造,从航空到精密加工,青神工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粮油科技转化中心与“稻香里”农旅融合试验区的参观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力。新光村基层治理的先进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深入椪柑之乡。青神享有“中国椪柑之乡”等美誉,晚熟柑橘远销海内外。在青神椪柑产区,支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青神柑橘的发展历程。通过与当地果农的交流,同学们更加明白,只有扎根于这片土地,才能真正理解并助力其繁荣。在当地,为了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支队成员们进行了入户调研。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在百家池村,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基层治理的成果,感受到了村民们的幸福与满足。

安全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参观调研的同时,支队成员们还为寒假中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堂活泼生动的安全知识宣讲,详细讲解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及交通安全知识,为他们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青神支队的这次实践之旅,不仅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实践机会。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经验,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2022级本科生王潇雨感慨道:“入户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下乡实践的深刻教育意义。唯有真正走进青神的乡村,才能看见乡村振兴如何变成收入增长、生活安适的现实,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毕业后走入基层的决心。”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罗睿沣是一位眉山人,他的感受更加深刻,他说:“这几天的实地调研大大增进了我的见识,家乡在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发展迅速,尤其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发展上有自己的特色。” 特别是参与访谈诸葛村马学兵书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马书记二十余年如一日,时刻做到心中有人民,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获益匪浅。这也与清华实践方针中的‘受教育、长才干’相契合。”(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古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