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代表声音有回应 人民诉求有着落

2024-01-03 14: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走进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凤阳社区的黉门巷,路面干净整洁,绿植映入眼帘,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巷子里的座椅上,老人们悠闲地聊着家常,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项工程,黉门巷改造围绕居民的感受、需求、发展,实施雨污管网改造、路面彩化、墙体彩绘、增设基础设施等工程。按照“修旧如旧、还原城市记忆”的思路,在提升巷内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融入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和游憩环境,塑造了一个有青神特色的新城市名片。

“以前下雨天,又脏又乱。通过整治改造,空气清新了,花草绿植多了,文化、体育设施也越来越健全,在这里住得确实很舒心。”家住黉门巷的祝亚军高兴地说。

不仅仅是在青神城区小巷,在城市各处,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县住建部门高度重视“金边银角”有效利用,采取以项目为载体、多部门参与的方式,改造城区废弃闲置的小地块,使其具备休闲、健身、停车等功能——

完成占地约15.3亩的月咡塘文化体育公园,将废置地块改造为具备运动功能的体育公园;

新建青衣大道绿地,为青衣大道镶上“金边”;

完成一桥下两个口袋公园,将荒地变为可休憩、散步的绿地;

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多处街头绿地、邻里中心等,配套建设景观小品、座椅、健身设施……

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中,人大代表履职的身影始终在一线。

近年以来,青神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履职,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等,有效推动人大代表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积极征集民生实事和收集社情民意以及建议意见,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和困难。

“我们创新建立了包片督导制度,由专人联系督导全县7个乡镇(街道)、58个村(社区)选区人大代表履职情况。”青神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全覆盖督导,不断强化了代表“作为”意识,提升代表“善为”本领、拓展代表“代言”视野。同时,为了给人大代表提供听取民意、依法履职、服务群众的场所,该县已全覆盖建成乡镇(街道)“代表之家”7个,村(社区)“代表联络站”58个,并依托特色产业发展设立“家站延伸点”3个。截至目前,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组织依托代表家站开展视察调研、志愿帮扶、走访接待等“代表直通车”“我为群众办实事”“11.22述职活动”等代表活动260余场次,走访、接待、帮扶群众5000余人次。(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古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