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孩子在本地就能享受和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共同体办学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能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从中受益。”近日,青神县汉阳学校学生家长岑霞在谈及共同体办学带来的好处时感触颇深。
![]() |
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6年,青神县首次提出“1+X”办学模式,在此基础上,2021年,青神县探索实施学校发展共同体办学。
在发展共同体办学背景下,青神县学道街小学的张桂英和杨思宇两位老师被派往青神县汉阳镇的农村学校——汉阳学校,进行轮岗支教。汉阳学校目前共有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约120人,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鲜有父母陪伴。并且,汉阳学校教育资源匮乏。两位老师在共同体办学的建设中,为孩子们带去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目前,青神县共组建了5个办学共同体,包括2个学前教育集团型办学共同体、2个小学教育帮带型办学共同体、1个中学教育联盟型办学共同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办学共同体工作,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为青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青神人民。”青神县教体局副局长辜志华表示。
![]() |
除了推进共同体办学,青神县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青神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海亮教育管理团队正式入驻青神中学校,双方以合作为桥梁,携手共进,持续优化布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对于面临“拔节孕穗期”的孩子们来说,如何“学好”是走向广阔未来的要义。
海亮教育管理团队通过组建初中和高中海亮班,两个年级都采用海亮清北朋辈导师赋能项目,以“双师课堂”模式,提供线上线下优质竞赛课程、强基课程与培优课程,努力培养初高中拔尖创新人才。
![]() |
今年9月中旬,青神中学校初三的李明韩、魏君锐、程峻浩3名学生从82名同学中脱颖而出,被送往2000多公里外的浙江海亮拔尖人才学校,参加竞赛班集中学习。海亮拔尖人才学校开设了初三和高中文化学科,经过课程学习,3名学生可以参加全国五大学科竞赛,为拓展眼界、增加知识储备提前布局并打好基础。
据了解,竞赛集中培训是面向全国各地最具潜力的新初三优秀学生,学生来了之后,由教练对其进行系统的竞赛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选择自己擅长的竞赛科目。
“这就是海亮与青神中学校合作的优势,学生们除了能享受到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还能共享海亮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海亮教育管理团队成员陈尔骏介绍道。
下一步,青神县将继续做好教育赋能工作,根据青神中学校实际情况,选定海亮“高三强基课程”“初三培优课程”“教师命题能力培养”等37个赋能项目,助力青神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快速发展。(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甄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