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我们村的村史馆很有特色,展示了村上的荣誉和历史文化。平时,有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看看书,非常安逸。”近日,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村民杨惠群在参观村史馆时说道。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激活村级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高台镇百家池村积极盘活废弃的房屋资源,打造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村史馆。
![]() |
百家起源、百家历史、百家新貌……百家池村村史馆通过图片、文字、老物件等形式,记录了百家池村产业发展轨迹和历史文化变迁,受到当地村民们的一致点赞。
“村史馆丰富了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百家池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育了浓浓家乡情怀。”百家池村党委书记刘如祥介绍,村史馆与“邻里百家”一起,形成了百家池村的村级文化阵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人们记住乡愁的同时,城市也留下了记忆。在青神县青竹街道黉门巷,干净整洁的街道、丰富的文体设施、美丽的绿植,展现着一幅城市有机更新的新图景。
![]() |
“以前都不愿意走这里,尤其是下雨天,又脏又乱。通过整治改造,花草绿植多了,空气清新了,文化、体育设施也越来越健全,在这里住得确实很舒心。”谈到家门口环境的大变化,青神县青竹街道黉门巷的居民祝亚军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从生活垃圾到生活污水排放,从生态绿化到文体设施,按照“修旧如旧、还原城市记忆”的思路,黉门巷改造注重县城风貌的延续性,实现了“温柔转身”,既适应居民生活新需要,又保证城区原有韵味,体现了县城空间意象和格局之美。(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