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更好地帮助新教师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融入新的集体,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近日,眉山市东坡区南湖幼儿园开展了新教师见面课活动,以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 |
在见面课之前,每名新教师随机抽取上课顺序,再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立足于幼儿视角,选择既适宜又能展现自我教学特色的活动内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
![]() |
中班美术活动《毛毛虫》 执教老师:先李静
语言区投放的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总是时不时讨论……静静老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运用印画的方式去表现毛毛虫,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究、体验,创作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毛毛虫”世界。
![]() |
中班语言活动《两只蚊子吹牛皮》 执教老师:袁庆
《两只蚊子吹牛皮》是一首内容简短的儿歌,内容诙谐幽默,便于幼儿记忆。袁老师结合儿歌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幼儿熟悉儿歌、掌握儿歌,并在游戏中感受音律的节奏变化,最后有韵律地演奏儿歌。
![]() |
小班数学活动《秋季水果大丰收》 执教老师:杜心圆
水果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随处可见、种类繁多。圆圆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山羊爷爷果园大丰收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认识、辨别水果,最后进行水果分类,让孩子从中感受了数学活动的乐趣。
![]() |
小班科学活动《轮子工程师》 执教老师:肖燕
轮子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看见的,来源于幼儿生活,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肖肖老师的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自主观察、探索中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最后创设“工程师为汽车装轮子”的活动情境,引导幼儿尝试比较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从而感知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 |
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吃什么》 执教者:杨雨童
3-4岁的幼儿喜欢认识、探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杨老师的语言活动《小动物吃什么》,通过听音乐、看图谱、读儿歌、做手势舞等设计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小动物进行初步的了解,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和叫声,满足了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整个活动生动有趣。
![]() |
中班语言活动《最漂亮的巨人》 执教老师:杨佳欣
《最漂亮的巨人》的主人公巨人乔治用自己喜欢的新衣物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遇到困难的动物,乔治用自身的行动给别人带来了温暖,最后他也收获了动物对他的感谢和礼物。杨老师带领孩子走进故事,通过阅读、谈话等方式帮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陶冶情操,了解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 |
班语言活动《鲸鱼在哪里》 执教老师:兰丽婷
在《鲸鱼在哪里》这一活动中兰老师首先设置小海龟找鲸鱼的情境引起孩子对故事的好奇心,让他们与小海龟一同根据绘本中提供的线索寻找鲸鱼,并告诉幼儿虽然小海龟在寻找途中遇到了困难,但依然没有放弃,最后成功找到了鲸鱼,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不懈,努力就会有收获。
![]() |
大班语言活动《伞》 执教老师:熊雪雁
熊老师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从多方面欣赏诗歌《伞》,通过聆听、朗读、游戏、仿编等方式让幼儿参与活动,在一次次实践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进一步体会诗歌独特的魅力。
俗话说:教而不学则浅,学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自评和互评。首先是执教教师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反思自评,然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活动。
![]() |
教师们从活动目标设置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环节实施的有效性、是否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师幼互动是否有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
成绩是起点,荣誉是动力。本次新教师见面课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教师们在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相信每一位新教师都将带着热情,满怀憧憬,继续奋进在教学的新征程中。
在活动结束后新教师在主评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再教研,从不同角度对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研讨改进教学策略,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实现了智慧共享和共同成长。
![]() |
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顿。本次新教师见面课不仅给了新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进一步夯实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更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高效互动的交流平台,激励其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改进自身的不足,促进新教师更好地成长。
![]() |
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定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越战越勇。(供稿:眉山市东坡区南湖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