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促进共同体成员学校间的交流与学习,营造融合教育良好生态环境,促进融合教师专业成长,5月17日,东坡区三苏路小学共同体成员学校领导和老师走进东坡特校开展普特融合研讨活动。
观特教课堂,察普特差异
共同体老师在特校何兆芳校长的引导下,观摩了盲教、聋教、康训、体育和烹饪等课堂,感受特教与普教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差异。在盲教课堂中,大家了解了全盲学生和低视力学生借助盲文资料或字体放大版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的特殊形式;在聋教课堂中,观摩了师生均以手语为沟通媒介进行教学的特殊课堂;在康训课堂中,了解了感统训练室康复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多功能室对于学生不同需求的作用;在滚球场地观摩教师对智障学生开展特奥滚球训练;在家政室观摩教师向智障高年级学生教授烹饪的技能。
阅一人一案,探因材施教
特校教导主任何李洮为共同体老师展示了残疾学生一人一案的相关资料,并就如何整理个别化教学档案进行了分享。具体包括在校学生的个别化手册,含有不同学科的长短期目标、目标达成情况、素质评价等;部分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资料,含有期初评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记录、反思及总结等;送教上门学生的教育手册,含有学期评估、目标制定、活动记录、特教知识咨询等。何主任的展示与分享充分体现了特校对特殊儿童个别差异的尊重,特殊教育对因材施教的有效落实,对共同体融合教师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
听讲座,品文化,究融合
特校教科室主任郑春艺作了题为《构建拓展课程群,培养康趣生活观》的讲座,为共同体老师介绍了学校文化建设成果。郑主任围绕特校文化建设主题“珍爱生命,适应社会”,介绍了特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育人目标、校训、校风和教风等。详细介绍了特校以促进残疾学生适应生活、陶冶情操、发掘潜能为目标的“康趣生活”课程品牌建设,阐述了包括童趣、职趣、美趣、动趣四大课程在内的课程群结构和具体实践模式。
![]() |
特校宋红芳老师以《融合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为题作了融合教育讲座。讲座上,宋老师详细讲解了融合教育的含义、原则,融合教育的服务对象,国家的残障分类,学校常见的几种残障类型,帮助共同体老师进一步认识融合教育;针对特需儿童的教育,宋老师分享了多元智能理论和通用学习设计两大支持理论,针对性提出课堂中的教学调整策略,促进了共同体老师对融合教育理论到实践的深刻认识。
![]() |
话特教成效,谋融合发展
![]() |
特校何兆芳校长从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和学生成长四个方面,为共同体老师介绍了特校的办学成效,让在座教师感叹成绩的来之不易。共同体龙头学校校长刘群对本次普特融合研讨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刘校长表达了对于特校因材施教的真教育的感动,并提出,今后加强共同体成员学校间的交流学习,加强普特融合教学教研,促进融合教育在共同体成员学校更好地落实,在对残疾学生及其家庭予以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做因材施教、助残成长的真教育。
![]() |
从融合教育政策,到融合工作落实;从特校实践,到普特融合;从残疾学生的自我封闭,到普通人群的接纳包容,融合教育的客观和主观环境日益良好。相信在普特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残疾孩子的生存与发展会越来越好。(供稿:东坡区三苏路小学 曾真 徐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