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美育风采
洪雅:走进巴蜀新课堂 学习提升共生长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7-07 15:51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了帮助新教师进一步拓展专业技能,切实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解决“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2022年7月3日至7月5日,在朱开华校长的带领下,洪雅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一行7人到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参加了第十届《巴蜀新课堂》“新课标新课程视域下全国小学名师优课教学”观摩研讨会。

何捷老师带来了示范课《自相矛盾》。课堂中,何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孩子们兴致盎然,现场的老师们更是连连喝彩。课后,他开展专题讲座《过关清单,双减时代课堂教学的最后一道保险》,用一张张“过关清单”告诉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做什么”“做了没有”“做得怎么样”,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真正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胡敏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会画画的诗》。胡老师以多首图像诗为例,让学生明白文字可以有形状,诗可以自己画画。

吉春亚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授课。课堂中,她结合单元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围绕“伴随着小豌豆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此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文中子问题。课后,她开展专题讲座《2022语文新课标标准学习“任务群”落地课堂的途径与方法例谈》将两版课标进行了对比,以多个教学案例为老师们详细解读了“学习任务群”。

 王崧舟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咏物诗与〈竹石〉》。课上,王老师由偶像说起,让孩子们猜测古人偶像,引领学生从学过的古诗中感悟咏物诗咏的是物,真正要咏的是人。以小组合作学习汇报的方式品味竹石以及作者勇敢坚定、顽强不屈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明白借物喻人,重新定义新偶像的含义。课后他开展专题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总体解读》,帮老师们解决了“双减背景下”“新课程视域下”课堂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

黄莺老师为大家带来示范课《伯牙鼓琴》。黄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课后她开展专题讲座《适切于部编版小学文言文的文本解读策略》,帮老师们解决了“文言文教什么”的困惑和难题。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文字词汇语法、传统思维方式、具体文化内容和所言志所载道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为期两天的名师观摩会让老师们收获颇多,他们相信:学校的语文教师在专家引领下深挖教材,研究教学理念,会上出更加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快乐中求知成长。(供稿:洪雅县实验小学 陈春燕 李小琴)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