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仁寿县龙正镇中咀等村(社区)党组织勇担确保粮食安全重任,紧扣农时,不误农时,带领指导辖区群众抢抓季节认真开展水稻、玉米等当家农作物种植,多措并举打好大春生产总体战。
![]() |
仁寿县龙正镇中咀村2020年由原永新村和中咀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约5160亩,总人口3655人,正常劳动力不足2000人,其中80%以上在外务工,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进度,导致部分土地闲置甚至于撂荒。
![]() |
中咀村按政策组建了“仁寿县龙正镇中咀村供销合作社”,在搞好农资、化肥、种子供应的同时,以土地流转方式群众手中闲置的300余亩(其中撂荒地180亩)土地集中起来,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集约规模化种植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增加粮食产量。
万事开头难,一是这些土地分布在5个村民小组,涉及到128户,群众意见一时难以统一。在村党委书记周吉勇的带领下,全体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共20人实行分工负责,入户做思想工作,为他们解难答疑,通过大家一周的努力,做通群众工作,分户分田块丈量登记了土地面积,由村供销社与完善了300余亩土地流转手续。二是大春生产难以如期进行。土地集中了,但长时间闲置的土地杂草丛生、高低不平,很不便于耕作,这给村两委班子出了一个大大难题。然而这些困难和问题没有难倒村两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上级相关部门关于撂荒地处置要求,根据全年粮食生产目标计划,经研究决定今年春季全部种植水稻、玉米。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确保大春生产如期进行,筹资15万元新添置了育种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各1台。同时还筹资新建耕作道路5公里,以便于开展大春生产。
![]() |
有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如何实施是关键。4月初,在龙正镇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办的指导下,中咀村的水稻育种工作有序展开。3名专业技术人员迅速学会了育种机的使用,3天就完成了水稻育种育秧任务。
与此同时,土地备耕、秧田的准备工作也同时展开。一是耗资19余万元,租用3台挖掘机,由专人负责对所有的撂荒进行挖掘、除草、平整、复垦。利用旋耕机对田块进行翻耕,但也不是一帆风顺,操作人员对新机械的技术不熟练,机械时不时出故障,加之时间紧,销售方因维修人员少等原因致使维修进度较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有序进行。每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党委书记周吉勇总是勇挑重担,从不回避问题,不是站在田间地头,就是在与销售商家、厂方沟通,第一时间与维修人员沟通联系,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问题。通过大家近1个月昼夜奋战,300亩土地备耕任务得以按期完成。
![]() |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水稻插秧和玉米播种工作必须抢抓机遇全面展开。5月1 日是国家法定假日,但中咀村党员干部顾不上休息,全员战斗在水稻玉米栽插第一线,对于面积较大、基础相对较好便于操作的田块实行机械化插秧,其余田块均由村组党员干部带队组织近60名当地村民实行水稻人工栽插,玉米苗移栽工作,人工费共用花去5万余元。
中咀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协作、思想解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村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行使村供销社的职能和作用,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奋战,完成了水稻、玉米等大春生产任务。同时,也带动促进了今年全村的大春生产的全面进行。
中咀村的做法是龙正镇各村(社区)整理土地,处置撂荒,全面展开大春生产的缩影。
截至目前,龙正镇已经基本消除了撂荒地,圆满实现了水稻、玉米等家作物的满载满插,为确保全镇粮食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供稿:仁寿县龙正镇人民政府 张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