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欧建 高显俊 记者 李田)新学期,青神县学道街小学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坚持“整体育人 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乐做乐学 求真求精”的校风,“身正学高,善教善研”的教风,着眼教师队伍建设,施“三策”出“三招”,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品质教育。
一、对照县域标准,施“三策”促进教师发展
学习《青神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试行)》,学校、学科、教师对标反思。精准实施:校本策略、学科策略和个人成长策略。一是学校统筹,规划发展。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教师的专业现状、自我发展意识,分“入职、合格、骨干和知名”四个梯级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发展中心牵头,从专业精神与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维度设计具体的培训、考核具体方案。如:小组教研方案,师徒结对方案,教师教学常规考核方案等。二是学科自主,纵深发展。组建学科教学指导组,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主体化、实践化教育活动为载体,“聚焦素养,学为中心”:“三整”“三跨”“三让”,即深度理解整页书、整本书、整套书,把知识点、技能点、素养点找出来;跨例题、跨单元、跨年级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还课堂给学生。三是个人自觉,进阶发展。教师对标完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建立成长档案,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创造多层次的专业展示机会,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人人都有长足进步,人人都有良好的发展,不同个人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整合校际资源,出“三招”搭建成长平台
一是立体架构,整合资源。整合成眉美育同盟、眉山市优质教育集团、青神县办学共同体,省市县名师工作室等资源,构建成眉一体、县内联盟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汇聚学校发展合力。省内用好成都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基础教研中心、电子科大附小、成都同辉国际等教研部门和学校的资源,与深度贫困县学校金川东方红小学建立紧密型“校对校”教育联合体;市内与优质集团学校共融共进;县内做好学道街小学办学共同体的统筹工作。二是师资互派,取长补短。以请进、走出、代培等方式互派师资。将专家名师请进来,将成熟教师派出去,将乡村教师吸纳进来。拟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名师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派出语文、美术、英语等学科成熟教师支教;接收乡村青年教师跟岗学习。三是活动联动,共融共进。举办共同体集中培训,举办英语、艺术和科常学科教师关键课例说课比赛,举办语数学科师徒结对赛课活动。以课堂教学研讨为载体,深化学科教研,促进教师发展。 (青神县学道街小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