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张利露 记者 李田)东坡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紧扣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导向,锁定“进一门办所有事,一个平台优服务”工作目标,狠抓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让群众充分享受两项改革释放的便民服务红利。
一、聚焦服务阵地提升,推进“三化”亲民改革。东坡区严格按照《四川省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在太和镇、秦家镇、富牛镇、多悦镇积极推动“三化”便民服务大厅的试点示范。一是开展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改造。按照省级便民服务中心“一级标准”,区级财政投入240余万元,将试点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为群众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生活缴费等服务事项50余项,充分满足群众办事需求。目前,太和镇正在进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财评阶段,已和财政局沟通招投标工作;秦家镇正在进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招投标工作;富牛镇便民服务中心基础装修已基本完成;多悦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完成装修投入使用。二是实现规范化便民服务设施配备。入口处设导办台,配备多媒体显示屏,排号机、高拍仪、政务公示栏、电子显示屏、视频监控摄像头等硬件设施,大厅内设信息查询设备、自助服务终端、计算机及配套打(复)印机等自助设备,另外配备急救箱、饮水机、软质休息椅、手机充电器、无线WIFI等便民设施,让每名办事群众都能享受VIP级服务,极大改善群众办事体验。三是推进便利化便民服务体系构建。积极引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构建,实行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预约办等制度,改革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和工作机制,对外公示办理事项清单,并制作办事指南,强化窗口人员一岗多能培训,实现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有效提升群众办事效率,截至目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事项办理时间缩短比例为51.57%,一次办事项占比数94.27%,网办率为82.14%。
二、聚焦服务网络提升,创新“苏心办”高效平台。东坡区紧扣省政府下发的“坚持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精准发力,开发我区政务服务品牌“苏心办”,积极打造“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立体网络。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东坡区智慧政务建设,最终形成东坡区智慧政务服务“一网两门户,服务三平台,办事家门口,审批五分钟”的总体架构。目前我区苏心办平台已初具规模,梳理了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频事项共计10项纳入平台办理。苏心办平台目前在4个试点镇便民服务中心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根据试点镇试运行情况逐步实现苏心办平台延伸到镇(街道)的目标,群众可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个体工商户的申办,并可通过自助终端机完成营业执照的打印,真正做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聚焦服务质效提升,实现“三变”优质服务。东坡区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一是少数变多数。成立由镇长为组长的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党政综合办、驻村(社区)干部、业务部门等力量优化窗口服务,按照“时效快、业务精、效果好”的标准,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由过去“1 人单独对接”转变为“3 人联合处理”,提升服务群众质效。二是平行变交集。升级改造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新建村级便民服务室,联合打造半小时政务服务圈;依托便民服务中心(站)、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苏心办”平台和全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推行“代办+帮办”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壁垒。三是被动变主动。建立政务服务工作台账,主动比对台账内容、分析台账特性,及时宣传普及建房补助等群众反复咨询类问题,专题研究解决噪音扰民等群众重复反映的事项10余件,指派专人开展政务服务回访工作,群众满意度达 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