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入汛以来,青神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应急演练、紧急撤离、查险排险等措施,做实做细各项防汛工作,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 |
青竹街道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对城区内涝点进行排水
未雨绸缪 让战斗堡垒作用彰显在一线
“乡亲们,快点跑,强降雨就要来了!前面的快点,后面的跟上!”近日,在青神县汉阳镇汉阳场社区,防汛抢险及溃坝应急演练正在进行,社区党总支书记章国伟一边敲锣吆喝,一边疏导群众撤离,从发布预警信息到组织群众撤离,再到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整个过程迅速、有序。
“这是社区开展的第2次防汛应急演练,要注意哪些,往哪里跑,我们是清清楚楚的!”村民胡琴说道。
防汛,“防”字当头,预防为先。入汛以来,青神县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在“防”字上下足功夫,制定了7套乡镇、街道《防汛减灾应急预案》,58个村(社区)开展防汛演练140余次,确保有准备、方向对、跑得快。同时,组建村(社)“红色宣传队”63支,配备“大喇叭”宣传车30余辆,安装岷江河沿岸重点区域应急广播近70个,紧盯岷江沿岸、山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传递预警信息、防汛事项,做到全覆盖,不落一个人。
![]() |
白果乡党员干部入户劝导群众转移
冲锋在前 让党旗飘扬在一线
“大爷、大娘,要下大雨了,赶紧收拾一下东西,跟我到安置点去。”8月21日晚,青神县迎来新一轮强降雨,青神县瑞峰镇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劝导,将所有居住在地灾点上的203户608名群众全部转移到镇上3个安置点。
同一天,青神县白果乡党委组织党员突击队10支123人、救援车辆20余辆,及时转移群众249名。在白果乡官厅坝村安置点内,环境宽敞,饮用水充足,还有集体食堂。“看到党员就放心了,这里有铺盖,有床,中午吃的回锅肉、猪脑壳肉,挺好的,这里住起踏实,险情好久解除,我们就好久回去。”村民刘安桂说道。在这个临时的“家”里,村民们住得很安心。
面对汛情险情,青神县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冲锋在前,迅速组织动员,成立党员突击队、卫生救护组68支近800余人,以最快时间、最快速度奔赴防汛抢险一线,安全转移群众1510余人,设置安置点27个,物质储备库18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
高台镇百家池村干部在村道拉警戒线
雨中坚守 让党性锤炼在一线
“要把这个线拉起,牌子摆起,这个沟坎坎比较危险,掉下去不得了!”8月22日,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的党员干部们,正冒着雨在村道拉警戒线,现场看守、疏导交通,全村8名党组织成员24小时轮流值守。“我们都是党员,保护大家的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党员周惠勤说道。
在青神县西龙镇长池村,汪家滩大桥是群众进城上学、务工的重要通道。凌晨5点,长池村党总支部书记廖勇义就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驻守在河边,“马上就有群众要去青神县城上班、卖菜等,必须要赶到他们之前把这个桥守好,不能出一点点的意外”。
在风雨中逆行、在黑夜里坚守,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青神县深入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各村(社区)党组织落实防汛责任,联合包保单位开展防汛救灾工作110余次;组织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检测预警,及时排除险情隐患近65处,对岷江沿岸危险区、山体易滑坡地带等区域开展巡查近200次,清理路障160余处,坚决筑牢安全防线。(青神县委组织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