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潘建勇 李田)风车草、美人蕉、香蒲等水生植物随风飘摇,纵横的小路里工人正在进行养护工作,日前,走进仁寿县城南综合污水处理厂,绿意盎然的配套人工湿地映入眼帘。
![]() |
仁寿县城南综合污水处理厂担负着处理该县文林工业园区内部分企业工业废水、再生水厂部分反渗透浓水及服务区范围内生活废水的重担。由于污水水质复杂,处理难度较大,按照正常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所排废水仅能达到正常排放标准。在创新“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工艺后,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排放标准位于全省前列。
据悉,人工湿地具有净化和处理自然水体的功能。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后,密集的植物根系和填料滤层能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固体,并沉积在填料滤层中,同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也会对水中的大量微生物进行吸附,水中的好氧微生物也会在吸附过程中对有机物进行分解,进一步达到去除水中总氮和总磷的效果。
![]() |
人工湿地不仅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还具有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等特点。县城南综合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水平潜流湿地+硝化湿地+高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每立方米运营处理成本仅为0.08元至0.11元。
近年来,仁寿县创新采用“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与“家庭+人工湿地”模式,在污水处理设施末端配套建设人工湿地,运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净化尾水,使全县水域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
截至目前,该县共修建人工湿地396亩,并通过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8万余户农村居民在家中兴修小型人工湿地,进一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共同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建设。(仁寿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