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夏雨婷 记者 李田)7月6日上午,青神县与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清华大学干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国际竹艺城举行了,标志着青神县校地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智力引擎”进一步提档升级。
![]() |
青神县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暨清华大学干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清华大学作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高等学府,是国家高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而青神在乡村振兴、竹艺竹业、机械制造方面亮点突出、特色显著。“清青”双方都有着追求先进、争创一流的共同目标,双方合作将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优势。
据了解,为把“清青”校地合作各项计划落地做实,青神县与清华大学商议实施“四平台一保障”合作模式。
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实施“人才培养互助计划”,青神县为清华大学“深耕计划”“影子实践”等干部人才交流和学生就业实习实践活动长期提供相关岗位,清华大学推荐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青神交流挂职、开展实践锻炼,推荐选派优秀学生到青神开展就业实习实践活动。
![]() |
清华大学学生赴青神县西龙镇调研
搭建调研交流平台。定期开展“清青基层行”活动,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邀请清华大学专家学者莅青开展调研走访,为青神产业发展提供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
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实施“清才青引计划”,青神县为清华大学设置高层次人才考核招聘岗位,鼓励支持清华大学毕业生到青神创新创业。清华大学积极推荐青神、宣传青神,支持青神县到校举办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支持毕业生到青神就业发展。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人才提能计划”,借助清华大学学科专业优势,紧扣青神发展需求,青神县每年选派公共管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干部人才委托清华大学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 |
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与青神县青竹街道领导班子见面
加强合作交流保障。成立校地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青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定期统筹研究、协调、解决合作相关事宜。青神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合作的工作交流和人才补助等保障。
同时,青神县也将为清华大学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与优质服务,构建良好的合作氛围,为清华大学在青神开展实习实践、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和保障。
青神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清青”校地合作将实现双赢,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高校高层次人才赴地方就业、挂职工作,激发青年到基层干事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通过落实校地合作机制,广聚贤才、招才引智,为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实现青神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与人才支持。(文图源自青神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