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美育风采
躬耕讲坛四十载浇灌桃李满天下
记竹箐小学伍兴朝老师四十年乡村任教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10-15 10:26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小学(罗勇  李田)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小学老师,1981年高中毕业后,成为伍沟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从此开启了四十年的教学之路,他就是洪雅县槽渔滩镇竹箐中心小学伍兴朝老师,任劳任怨在农村小学谱写一曲教育赞歌。从一人一班,到一人一校一班,再到一人一校复式班,伍老师尽心尽力,把青春献给了竹箐这一方热土,用汗水精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他的山村小学教师事迹曾在2003年9月被眉山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做过专访,并在电视台播出。

上个世纪80年代,山村教师尤为辛苦,特别是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开学领教材、每月一次例会都需徒步40多公里崎岖泥泞的山路,每一次开会,都需要前一天放学后就出发到中心校,为此,中心校还专门为山上片区教师准备简易的“招待所”。当年的伍沟村小学有四个教学班,学生一百多人,四个教师仅一个正式老师,其余三个都是代课老师。每个星期一早晨,伍老师作为本村人(其余三个老师是外村的,他们需徒步三四十里才能到校)都是早早到校,主持学校正常秩序,负责四个班上早课,还需给其他老师烧开水,准备洗澡水。

八十年代末期,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代课教师清退调离,伍沟小学校仅剩他一个教师,却有着三个教学班(学前班、一年级和三年级),三十多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凭着年轻,精力旺盛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他边干边探索边学习,向有经验的邻校周华老师请教(周老师也是代课教师,本地人,最早从事复式教学)。终于,自己探索出三级教学模式:预习——作业——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统考,一、三年级成绩分别获得学区同年级的前列(当时竹箐学区共有12个村小,20多个教学班),第二学期时,校长亲临考察学校教学情况,另派中心校教师来监考,成绩依然排在年级前列,复式教学终于得到家长和校领导的一致认可。

就这样,他的教学工作坚持到1992年,那时,他的俩子女逐渐长大,面临上学,代课教师工资低,每个月仅有几十元钱,无法维持家庭正常开支,他决定辞去这份工作,另寻他路。可是,开学一周、两周,都没有老师来学校任教,有几个学生相约到伍老师家中对他说:“伍老师还是来教我们读书吧,我们交钱给你。”面对孩子真情的眼神,伍老师含泪无语,不舍又无奈。直到第三周,中心校张校长才带着几个家长跟他商量,劝他为了孩子,继续回学校上课。家长们对他说:“伍老师,我们的孩子说最喜欢你了,喜欢你上课的风趣,喜欢你讲解的精彩。”听到领导和家长认可的话语,看着孩子求知的目光,他终于狠心放下原来的想法,又回到了学校,回到了课堂。为了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他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帮家里干活,晚上读书学习。他心知要教好学生一碗水是不够的,必须要源源不断的水。只有不断提升自我,踏实工作才对得起一直支持他的家人,对得起一方父老乡亲。他的辛勤付出出得到了回报,两个年级学生每期统考成绩都排在学区同年级的前列,伍沟小学也年年被评为先进教学点,他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他的事迹受到了上级的关注,眉山市电视台因此专程作了采访,随后四川省电视台也来做了采访报道。回顾从教四十年生涯,伍老师只淡淡地说,他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乡村教师该做的事情。

用爱管好学校。八十年代末期,由于生源较少,教师调离,他一人一校,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学校房子漏雨了他就利用放学后或周末,自己来翻盖;学生的桌凳坏了,自己动手修理;黑板掉漆了自己漆;没有教具,自己动手做;还自制了乒乓台、篮球架,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锻炼身体,尽最大可能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后来因学校撤并,回到中心校后,他仍保留着那种最实干的精神:学校水管坏了、水龙头坏了、住校生床坏了、电灯泡坏了、班级桌子椅子坏了他都主动牺牲休息去维修;学校住宿楼外围墙长满了藤刺,底楼住年轻女老师怕蛇,他担心晚上有蛇会顺着藤刺翻进来,咬伤住家老师和住宿学生,便利用休息时间将墙上杂草藤刺清理干净,受到了师生们的称赞,有些老师还偷拍了视频。

用爱让学生转变。爱是人类的情感行为,是生活中一朵炙热的火花,他能创造安全与满足的温馨,能赋予人们无穷无尽的力量。作为教育者,必须要热爱学生,只有爱学生的人,才能教育好学生。同样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1998年春季,伍老师在伍沟教学点教复式班,一天课间休息,他正在批改作业,突然听到一个学生的哭声,紧接着就有几个学生跑过来告知:三年级几个学生在教室做游戏,不知是谁碰到桌子,伍鸿旭手指被桌子砸掉了一个。情况紧急,他来不及细问,三步并两步跑过去,背起学生就往两公里外的乡村医疗站跑去,尽管汗水和血水交织浸湿了衣衫,但学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后来家长赶到,一再表示感谢,伍老师只是回应,这是他应该做的。这个学生长大后,考上了大学,在外地工作,每年过年回家都会去他家坐坐,说不是遇到伍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就没有现在的他。

2012年9月,他在中心校新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周一刚上第一节课就发现叫赵金梅的女生无精打采,不注意听课,当天的作业也错了很多,作为班主任的他立刻引起重视。利用下午休息的时间找学生谈话,才知道她没有妈妈(后来家访才知道她妈妈是少数民族,生了她就离家出走,渺无音讯),爸爸弱智,生活不能自理,她跟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去家访才知道她家的真实情况:爷爷奶奶忙田地里的活,星期一早上她要早起做饭给父亲吃后才能赶到学校上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回到学校后伍老师马上跟学校领导汇报,并联系了镇妇联、镇团委会和县上一些救助机构给予救助,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网络联系了一家企业老板实施长期对口救助,直到她大学毕业。这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现就读高二,今年春节还打电话告诉伍老师,她最大的心愿是成为一名医生,能救助更多的人。

刻苦专研,提升自我。任教四十年来,在做好学生管理的同时,伍老师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从未放松。一边自学《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一边参加自考,取得《教师资格证》,一边参加函授学习,拿到大专文凭,寒暑假各种教师培训,能力提升培训,从未间断。同时他还虚心向年轻老师请教,学习课件制作,多媒体运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现在不仅能像年轻教师一样制作课件,而且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如此,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洪流之中,先后参加了县级、市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其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课题获教育研究一等奖。近些年来,先后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分别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一二等奖,其中《谈低年级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一文于2019年被《中外交流》教育杂志刊用。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万校小学生作文竞赛,有多名同学先后获奖。

通过不懈的努力,2009年他带毕业班毕业检测成绩首次刷新竹箐小学在洪雅县教学成绩排名纪录,综合考评第六名,获二等奖;2019年带的毕业班毕业检测又荣获小学综合质量考评三等奖,得到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四十年教学生涯,四十年的辛勤耕耘,四十年的风霜雨雪,伍老师做了作为一个乡村教师该做的事,无怨无悔,潜心耕耘,诲人不倦,只因为他一直热爱着教育,热爱着学生!(洪雅县槽渔滩镇竹菁小学供稿)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