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神县汉阳镇编制“本子”、扯开“嗓子”、搭建“台子”、压实“担子”、迈开“步子”,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
编制“本子”,明确新方向。制定《汉阳镇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一是加强领导带头学,利用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干部例会等,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每次会议的必学课题,开展会前党史学习教育15次。二是加强党员互学,利用镇村组干部、机关支部、流动党员等微信工作群,实时发布党史学习教育最新动态30条。三是加强个人自学,35名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强国”等多媒体平台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 |
扯开“嗓子”,营造新氛围。在“活”字上下功夫,以更多喜闻见乐的方式、生动鲜活的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一是“宣传车+大喇叭”用乡音传党音。4台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车,穿梭于辖区通村通组路,累计行驶里程1200余公里。精心编制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选取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红色经典故事,用“大喇叭”传递党音。截至5月,全镇大喇叭已广播1000余次,做到辖区党员群众全覆盖。二是“文艺队+宣讲团”用真情忆党史。组织汉阳镇老年协会创作快板、文艺节目,开展演出10余场,观看人数达1500余人次。发动熟悉农村、熟悉农民的老党员、退干、乡贤等“本土明星”,用最接地气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党史5次,300余人现场聆听。播放《孔繁森》等红色电影5场,观影人数500余人次。截至目前,汉阳镇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平台、报刊发布党史学习教育类文章23篇。
![]() |
搭建“台子”,激发新干劲。一是搭建实践教育平台。组织镇村干部参观青神县烈士陵园、眉山“三线建设”战备通信博物馆,瞻仰革命先烈、追忆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党员干部。二是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落实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令、乡村振兴等工作。三是搭建思想交流平台。组织镇干部开展“我有话对党说”演讲比赛1次,“党史知识竞赛”2次,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 |
压实“担子”,彰显新担当。一是加强责任落实。成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镇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加强督促指导。组建镇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督查指导组,积极配合县委指导组做好督导工作,对工作敷衍塞责、政治站位低、责任不落实、推进不到位的村(社)、站所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或问责处理,学习教育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考核。三是力戒形式主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相关工作纪律规定,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实事求是,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在学习教育中走过场、搞花架子,防止弄虚作假、应景造势,杜绝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
![]() |
迈开“步子”,走好新征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实际工作。汉阳镇党员干部把党史蕴含的经验和智慧转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务实举措,强化统筹结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今年以来,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最美+”活动2次,评选“最美庭院”31户“落后庭院”11户、“最美村庄”1次,全力推进青关路和全域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汉阳图书馆设计,持续探索“民法典在汉阳”基层治理模式;开展防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1次,森林防灭火巡山巡查15次,环境卫生大整治5次,化解矛盾纠纷4起,河湖长制巡查20余次。
![]() |
东方风来满眼春,风劲扬帆正当时。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汉阳镇全体干群意志愈发坚定,脚步更加铿锵。汉阳镇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神县汉阳镇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