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甜 李田) 5月18日,初夏的阳光绚烂,映照在了每一个青竹街道兰沟村村民的笑脸上。
![]() |
在兰沟村9组,为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盘活原百花村阵地资源,兰沟村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的莺初兰沟酒店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预计将于6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届时,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25万元的年利分红。
在兰沟村6组,有一条1.5米宽、360米长的泥土路,经过近十年的“纷争”,村民终于在近期达成共识,通过村集体赞助+组集体补助+村民自筹的方式,对该路段进行改造升级,拓宽为2.5米的水泥路,打通了兰沟村连接民心的“最后一公里”。
“分红不多,但大家对党组织的信心增强;道路不长,但老百姓的心路历程够长。”兰沟村党委书记赵小建说,近年来,村里通过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收获了村民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
![]() |
党建引领 村集体公司应运而生
兰沟村位于青神县竹编产业核心区,拥有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国际竹艺城,以及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国际竹文化中心等旅游资源,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每年秋季都在此地举行。
虽然背靠丰富的资源,兰沟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却常年滞后。以前,村里主要依靠出租办公室和流转的10多亩村集体土地来营收,一年收入不足一万元。正因如此,村民都形容兰沟村是“抱着金饭碗讨口”的村子。
要想火车快,就得车头带。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全村发展的底气,兰沟村村两委计划成立村集体公司,整合当地优势资源,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
2019年,经过仔细摸底,兰沟村两委制定了一个成立集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旅游商品开发销售、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等服务于一身的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当时在公司类型上我们做了研究和考虑,发现合作社的局限性较大,而股份制公司更能适应市场竞争。”赵小建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在关于公司股份分配上,兰沟村开了不下10次会,最后商议决定:51%的股份由村集体所有,49%为工商资本入股所得,每股5000元,前提是持股人必须为兰沟村村民。49%的股份里包含了分配给村里7个生产小组的14股,每个生产小组下还分成了20个小组,相当于每人只需要出几百元,就能成为公司的股东。
“大家都是公司股东,参与感获得感就有了。” 赵小建说,通过这次公开募股,吸引了本村许多年轻人和身怀“绝技”的人才回来,涵盖管理、技术、电商等领域,而这些恰恰是村里目前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资源类型。
![]() |
带民增收 村集体意识凝聚
“万启华,请上来签字,领取你的分红资金5380元……”2021年2月25日下午,兰沟村村委会很是热闹,青神莺初兰沟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分红发放仪式在这里举行,为入股的32户村民发放了共计180320元的分红款。
据了解,2020年,兰沟村依托成立的集体经济公司,通过承接物业管理、劳务派遣赚取利益分红、兴办民宿获取租金收入等方式,全年实现收入36.8万元。
“群众腰包鼓起来,村集体富起来,大家的集体意识也随之凝聚。”赵小建说。
2020年11月,借着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的东风,兰沟村的竹里巷子彻底火了一把,花草可见、美食可尝、乡愁可忆……来往穿梭的游人都为之感叹,乡村还能这样美。
当时为了打造竹里巷子,需要征用村民的土地,并且拆除违建。此时,大家的发展意识有了,但是对这个项目还是存有疑虑和不信任。为了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兰沟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在竹里巷子一期项目中,兰沟村集体经济公司与另外三家国有投资公司负责项目区域内农房的改造和业态打造,分别打造出了城南旧事特色餐饮店、竹里香火锅店、竹里竹艺美学馆、竹里人家民宿等热门打卡点。竹博会期间,这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游客往来穿梭、欣赏竹里美景,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看到了成效,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也随之增强,这次我们打造竹里巷子二期项目,只用了2天时间就协商好了土地征用问题,非常快速。”赵小建动情地说,此时的村两委,在村民心中就像一面旗帜,只要不倒下,村子的发展就会有希望。
![]() |
上下一心 党组织号召有力
“走了近10年的泥巴路,终于要变成水泥路了。”5月18日,兰沟村6组村民方爱华正和老伴儿平整家里的院子,为了让原来1.5米宽的泥路可以拓宽,他们主动把围墙拆掉,为修路让空间。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方爱华一家早就盼望着家门口的这条路能够升级改造一下,可是说了很多年,也一直没见行动起来,因为每次都有一两家村民不同意,这次在村小组党支部的动员下,总算是统一了意见。方爱华觉得开心极了,所以即使为了修路损失点个人利益,她也觉得值得。
据了解,兰沟村6组这条360米的泥路,涉及约130多个村民,这次改造每人只需出30元钱,剩下部分由组集体和村集体赞助。
“360米的道路不长,却联通了党组织通往民心的最后一公里。”赵小建告诉记者,这次修路需要拓宽一米左右,很多村民分文不收,主动把路基贡献出来,这种集体意识令人动容。在他看来,党员就是应该为老百姓多做事,而党员干部更是需要在工作时保有情怀,而群众对党组织的无条件信任和支持,就是他们服务人民的最大动力和收获。
在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兰沟村,共设置了10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设一党支部,各支部负责倾听民情,回应民需,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享美丽兰沟的目的。
“村两委许诺了大家,村里符合条件的,只要修路村集体就会支持3万元,让大家共享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据赵小建介绍,兰沟村6组“最后一公里”民生路的改建,在全村掀起了一股修路热,许多村民小组都行动了起来,依照6组的出资模式,准备对村道进行改造升级,完善交通设施。(图片来源:青神县青竹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