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余孟姣 文/图)农历十月,全国冷空气侵袭。彭山区公义小学的校园内却洋溢着冬日的暖意,藏汉两个民族的教师们相聚一堂,共同谋划两校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据悉,这是公义小学与阿科里中心校十年结对工作中的第四年。11月26日,阿科里中心校的方刚校长带着学校领导班子及骨干教师远道而来,与公义小学领导教师们近距离交流探讨,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等交流活动。
![]() |
久违的相聚,两校教师都激动万分,老师们轮番上阵,展示个人教学风采。青年教师曾春带大家感受数学的魅力,《四则混合运算》将数学教学的新思想与学生学情整合,运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主动性,构建出“趣味、探究”的新课堂。
![]() |
接着,阿科里中心校的曾孟曦主任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充满民族特色的语文课《名字里的故事》。由汉族名字引出藏族名字,扎西、卓玛、多吉……一个个相对陌生的藏族名字在曾老师的课堂活动中深深印入脑海。学生们为自己和小伙伴取藏族名字,寄予了对彼此美好的祝愿。文化的差异挡住了姓和名,但却挡不住藏汉两族的深情。结尾处,曾主任引用《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一句话来表达了他的期望:“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他的期望,也是两校师生的殷切期盼。英语教师周佳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Don't shout,please!》,充满激情的互动提问,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精彩的火花在课堂上屡屡绽放。
![]() |
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后,两校班子成员围坐一起,就学校各方面管理工作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公义小学徐东校长毫无保留地向兄弟学校呈现了学校省级课题《腰鼓艺术活动在农村小学开展及其教育资源开发策略》成果,将腰鼓艺术推广至3710米的高原地区,真正实现了教育科研成果引领辐射。
公义小学和阿科里中心校相距千里,每一次的奔赴都是时空的挑战。两校通过持续、深层次、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两校优势互补,形成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