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刘敬宗 文/图) “我家只有270株不知火果树,今年春季高换了49株,现在看来不但没减产,还多套了3000多个袋子,总产量要超过两万斤。”10月30日,杨场镇大兴村一组果农彭福前,对前来参观学习的齐乐镇桔橙种植大户如是说。
![]() |
彭福前也是过去种植丹棱桔橙的“老把式”。去年他接受县农业农村局袁兴亮老师提出的老果园改造新技术,采取隔一排高换一排的具体做法,打开光路,促进了底层枝叶的光合作用,增加了下部的结果量,高换的新品种长势良好,这让他十分高兴。这段时间前来参观学习的果农络绎不绝。
![]() |
“丹棱县晚熟柑桔产业集群标准化基地提升技术”培训班,在齐乐镇开班以来,深受果农欢迎。“标准化基地提升,老果园改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级农艺师袁兴亮娓娓道来。一亩果园一年收入几大万,实现标准栽培,提升种植技术,说穿了就是让果农在不减收的前提下,进行配套措施的综合改造。“省农药、省化肥、省工省力”是晚熟柑桔产业集群标准化基地提升的核心内容。过去的老果园弊端较多,诸如密度过大、排湿不良、修剪(负载)不合理、土壤板结、化肥用量大,田间作业安全隐患等,需要进行综合提升的项目很多。袁兴亮老师抓着果农的心理,根据不同的地区,分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提升措施,让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渐解放出来。如“全园改造重新栽植、隔排淘汰、隔排高换、主副排修剪技术等”。来自齐乐镇石河村5组的果农周国历说:“这些技术总有一项适合我,看现场比听课容易懂。”
![]() |
他们先后参观了果农梅琴、彭福前、黄应超的果园,在现场还进行了问答式提问与交流,在丹橙果业培训中心,袁兴亮老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自己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拍成视频,通过投影仪进行播放,简单明了,让大家一看就懂。机械化在果园操作的场景,机械开沟、挖土混肥、运载机、喷药机、钻孔机等,无不让每一位果农大开眼界。
![]() |
通过培训学习,果农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选择适合自己果园的最新技术,为提升标准化基地综合水平,打造丹棱桔橙高端品质,带动周围群众,加强果园管理,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