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陶广汉 徐伟 文/图)9月2日上午,笔者在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付庙村看到,沉甸甸黄熟的水稻,布满一条条浓绿果园的厢沟,果林里“轰隆隆”的小型收割机声,在酷热的阳光下映照着农民丰收的笑脸。“单就我这块3亩果园厢沟里间种的水稻,今年至少收获干黄谷1200斤。”正将谷把投向小型收割机脱粒的村民陶文华高兴地对笔者说。
![]() |
付庙村6组陶文华在脱粒水稻
“利用果园闲置厢沟种植水稻的做法,我是从去年看到王玉华种才开始种的。”陶文华介绍说,他去年利用两块共5亩柑橘林地的厢沟,折合种植了约0.7亩面积的水稻,没想收打黄谷800多斤,收益比果树下间种豆子、玉米之类的经济作物强多了。于是,陶文华今年决心更大,又把邻居5亩果园闲荒的厢沟要了过来,在不影响对方排灌的前提下,进一步将厢沟种稻面积扩大到10余亩,从现在收打的情况估算,黄谷总产量可以达到1600斤,解决全家人一年口粮满没问题。
![]() |
王玉华在脱粒水稻
据了解,如今在付庙村像陶文华一样利用果树厢沟间种水稻农户还有不少。陶文华先前提到的王玉华,是该村利用厢沟种稻起步最早的农户。“今年我已经是第三年在果园间种水稻了。”正忙着机械脱粒的王玉华告诉笔者,“我这块3亩3分的承包田,从2018年开始,全改为种春见,并在果树周围的地面间种上玉米、豆子、花生等作物,收成也还可以。对于果园内开出的多条厢沟和边沟,除了起到排灌排湿的功能作用外,全都处于闲置荒废状态,看到沟里肥沃的土地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王玉华感觉实在可惜。她想,旱地作物适合干爽土壤生长,水稻生长却离不开水源保证,而果园厢沟进入春夏时节,大多比较潮湿和有一些积水,这不正好适宜栽种水稻吗。于是,当年她便试着利用这块3.3亩果园共开出的28条横沟和四周的边沟,折合面积1.2亩的空土,破天荒地种上水稻。除了防治病虫害,沟下土质肥沃,肥料施用较少。因此,管理上没多费功夫,就收获黄谷 800多斤。2019年多栽种尽一些,产了黄谷1200斤,今年技术和管理水平更高更精了,收获黄谷1400斤没问题,加上另外一块1.1亩果园厢沟种的,总产黄谷可达到1600多斤,解决全家一年口粮足足有余。
对王玉华果园间种水稻的成功示范,当地村民们看到后纷纷仿效。据统计,全村今年种植厢沟水稻共200余亩,进而为大面积开发利用果园厢沟资源,大种种好水稻作物,增加粮食产量闯出了一条新路,很值得各地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