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6月26日讯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的课程应从幼儿的经验出发,追随幼儿的兴趣,满足孩子的需要。东坡一幼主题活动是以一定的教育主题为核心,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以游戏和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幼儿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综合性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
![]() |
一、齐分享
小二班——光与影:“彩虹!老师快看彩虹”,午睡后小朋友们发现了一道彩虹光透过窗帘印在墙上。“光与影”是小朋友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三棱镜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反射出彩虹;观察不同时间,不同长度的影子;小朋友一起玩抓影子的游戏;画影子等游戏开展了一场光与影的探索之旅。
![]() |
![]() |
小七班——竹之韵:东坡故里,竹韵生香。挺拔刚劲,虚心有节,“竹”自古以来皆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竹之韵》主题基于幼儿生活,源于孩子们的兴趣,以一次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偶然发现为教育契机而展开的各领域互相渗透、整合的主题活动。主题围绕“寻竹之旅”“竹之命”、“竹之趣”、“竹之美”、“竹之味”五条线索层层递进。竹子浑身是宝,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在结合眉山东坡竹文化的环境下,活动游戏不断深入,幼儿通过识竹、绘竹、玩竹、品竹......不断挖掘竹子的秘密。
![]() |
![]() |
中四班——护蚕行动: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一直为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的国家,蚕丝业的发展,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形成浩瀚多彩的丝绸文化。该园教师设计的“蚕”系列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绚丽璀璨的丝绸织物的由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养蚕的乐趣,体验成长的快乐。
![]() |
中五班——书香六月: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为了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让好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伙伴,中五班开展了“书香六月”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读、写、绘、演等方式让孩子从多方面感受阅读的魅力,通过家园合作,亲子合作探索书本奇遇。
![]() |
二、汇交流
“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问题,解决幼儿问题,主题活动应从幼儿生活中不断延伸,跟随幼儿的脚步一起学习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幼儿是学前教育的主体,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一切的教育活动要贯穿于游戏性,增强主题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主题活动的操作性与实践性,不是一味地教师手工作品选美比赛,而是以提高以增强幼儿实践经验为主。”每个班观摩学习分完以后,大家汇聚一堂,一起交流,思想碰撞,各自反思,都提出了各自的奇思妙想。
![]() |
三、共智慧
老师们交流完各自想法以后,李健英副园长对本次主题环创活动进行总结:老师们在这次活动中有很大的进步,有了较清晰的主题脉络和初步的课程建构意识,以本土资源为依托,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生成活动,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性更强。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值得老师们学习和改进的建议。(东坡区第一幼儿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