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眉山区县  >  丹棱
眉山丹棱:果园管理现代化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6-05 09:42来源:四川新闻网

无人机喷农药

四川新闻网眉山6月3日讯(刘敬宗 刘晓静)“丹棱桔橙”是丹棱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果园开沟、施肥、灌水、锄草、修枝都实现机械化了,果农最怕的就是打农药。“有了无人机,我们果农就太方便了!”年过花甲的赵泽如乐呵呵地说。6月2日,只见3台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遥控指挥下,飞向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丹橙现代农业园区”上空,将稀释后的农药以雾滴的形式喷洒在果树的叶面上,由于气流的作用,飘下的细小雾滴还有一部分被吹到叶片的背面,雾滴附着力很强,整个树体、叶面、叶背均不同程度地附着有农药,增强了农药的渗透能力,迅速发挥防病、治虫、杀菌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滴灌水

据操作机手张成建介绍,像这样的丘陵山地,一个小时就可以喷施40亩左右。赵泽泽说:“他这一坡地正好50亩,以前喷一次药4个人要足足花一天时间。按一天8小时计算,一台无人机一天作业面积可达300亩以上,而一个人则只能完成10亩以上。”

现代化的“飞防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倍!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由于增强了农药的附着力,还可以做到农药减量,可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利于农业环保。

滴灌肥

据悉,早在2015年,红石园艺场农场主欧阳建,就投入近20万元,安装一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迈开了果园管理现代化的第一步,经过几年的运行,效益十分明显。他说:“40亩果园以前挖窝、施肥、浇水,全年约需100个人工,现在如果只浇水,一个人只需半天,如果施肥又浇水最多一天;以前一株树肥料钱70元,肥料利用率低,现在做到精准施肥,大大提高利用率,经过几年的运行,算下来的成本,每株树只有50元左右;采用滴灌技术,提高了利用率,保守地说要节水60%以上。”

欧阳建在检查压力

果园生草栽培是水果健身栽培最重要的措施。但让其杂草任意生长,或者让其自然死亡,均有可能给果园管理带来一些不便,在杂草即将进入死亡阶段时,采用割草机将其清除、粉碎,可以让杂草迅速死亡,加快腐熟时间,更加利于农户操作。2019年11月,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将最新引进的自走式割草机,在齐乐镇红石果园进行演练示范,来自全县水果产区的专业大户一行十多人,除了观摩而外,还亲自动手体验了割草机带来的方便。

张可文在应用自走式割草机

“这个割草机最大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一个人还用不到一公斤的力量,就可以让机器在果园里任意行走,所割之草全部被粉碎成3-5厘米的短节,直接还园,腐熟之后就是有机肥。”高级农艺师袁兴亮说,自走式割草机是人工除草效率的5倍以上。

赵泽如电动剪修枝

说起修枝造型,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兴亮最有发言权,当初他花2000多元购买一个电动剪,进行普及推广的时候,还遭到过果农的讥讽嘲笑,因为一般的手工剪最多才几十元钱。可如今丹棱县拥有自动电动剪的果农至少有千余户,因为电动剪是手工剪效率的5倍以上,他们除了修剪个人的果园而外,还组建修剪队外出帮忙修剪,平均劳务收入都是几百元一天。

果园开沟

难度系数最大的是果园开沟。今年齐乐镇龙埂村5组村民黄国全及周围的果农计20亩老果园,按照统一标准全部进行升级改造,统一使用挖掘机,深翻果园,开沟增施有机肥,密改稀,土改肥,排水沟渠加深,产业便道修建等,全部使用机械化。黄国全说:要是采用人工操作,再增加十倍的工作量还完不成。如今,一个老果园改造的标准示范园已经全面完工,丹棱还有10万亩老果园需要改造,大家学有榜样,改有样板,做到了心中有数。顺龙乡幸福村村民刘建宗还专门组织了机耕队,为分散型果农提供社会化服务,降低了果农一次性投资购买大型农机而利用率低的风险。机耕队可为果园开深沟以利排水,将施在果园的商品固体有机肥用小型挖掘机,挖土25厘米深,使有机肥与耕层土深度融合,提高肥效,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真正实现省力化栽培,

开沟施肥

在丹棱县“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中,以604899票摘得“人气王”桂冠的齐乐镇板桥村1组村民赵泽如, 在对自家老果园动“大手术”的时候,特地邀请了县农业局科技人员来把关。“直径是10厘米的钻枪,孔的深度要达50厘米以上,把树的周围钻成蜂窝煤状。”高级农艺师袁兴亮现场指导时如是说。机手们沿树在行间钻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几厘米左右,钻一个孔的时间平均就是几十秒。一株果树平均要钻孔60个左右,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个孔内可以施固体有机肥4-5斤。“钻孔增施有机肥,也是改造老果园行之有效的手段,能够实现‘水、肥、气、热’的协调统一。”袁兴亮补充说道。

村民赵泽如在钻孔

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市场向导、政府引导、科技指导、农民主导”,丹棱果农果园管理已经步入现代化轨道。

相关链接:

“丹棱桔橙”种植面积达16万亩,产值超28亿元,职业果农8万人;201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70元。2013年3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桔橙之乡”称号。2013年4月,“丹棱桔橙”正式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丹棱桔橙” 连续第三次跻身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强度为823,品牌价值达44.35亿元;“丹棱桔橙”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创建成功的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成功入选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丹棱桔橙”荣获2019年四川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孔内施入固体有机肥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