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2月10日讯(杨灿 文/图)网格员,是抗疫的一线人员,是最贴近群众的知心人,即使疫情病毒随时有可能与其擦肩而过,也毫不退缩、毫不犹豫、毫不改变。
![]() |
深夜牵挂村民,思考熬制预防药
大年初一的凌晨,疫情急剧爆发,母亲指着手机最新疫情报告凑过来说:“闺女你看,疫情太可怕了!”,状似无意的感叹,却让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喻沟村网格员刘燕彬记在了心底,“疫情来得太快太突然,自家人都在心慌,村里人肯定也离不了”,她辗转难眠,目光不时扫过象征着责任的红马褂,想着该为村民做点什么,在与家人商量后,打定主意要为村民熬制预防药。
![]() |
发动家人参与,为村民买药、熬药、送药,抚慰恐慌情绪,增强抗疫信心
村卫生院离家不远,为了更快买到药,刘燕彬还是天一亮就穿上网格马褂、拿着网格手机、戴上口罩冲往村卫生院,可惜的是,村卫生院表示目前医院还没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只有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中药方,刘燕彬心念急转,“买了!”,由于村卫生院中药品种不足,她再次出发前往乡卫生院买齐了所有中药并返回家把药交给了父母,安排好父母熬药事宜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出发扎进了防疫漩涡,再也没停下来。
凌晨6点起床,同时盯着3个煤气灶开火熬药,不能坐太久,太久了寒气冻得背心发凉,要时不时要走动一下,倘若困倦,就搭着眼皮坐在小马扎上眯上两分钟,一不小心眯得太熟就成了打盹儿,稍后才会被父亲拍醒。天蒙蒙亮,就要开展防疫工作了,中途换班的时候才能关上响得热乎的宣传小喇叭,快马加鞭的往家赶,帮忙熬药。
为了避免人群集聚,药是由8个村小组的队长在家里领取后,再分派给村里人的,刘燕彬一有时间就会陪同,把药亲自送到村民手中。
问她担不担心送药的时候被传染,她坚定地说:“怕,但贴近群众是我们网格员必须做的事,尤其是这种关键时刻绝不能退缩!”
有人疑问:“既然喝药无法达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这事还做?”她的脸庞显现笑意,回道:“因为从药效来说,它增强了村民的抵抗力,从抗疫来说,它增强了村民抗疫信心,抚慰恐慌情绪,二者相加,就是目前最好的预防药。”
![]() |
自掏腰包,支付药费
在忙得像陀螺的日子里,中药消耗量越来越大,刘燕彬家却作出了药费不去村里报销,由自家一力承担的决定。她说:“这是自家出的主意,我们不能用国家的钱做好事。”
送药一事,让刘燕彬收到了许多感谢,也收到了许多质疑,“药有没有用?做好人呢?得了多少好处?”思及此,她心里发苦,情愫涌动,红了眼眶。
当大部分人在家“隐居”,在家谈“疫”色变,在家“无聊到翻身”的时候。网格员刘燕彬迎着对疫情的思考,夹带着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正气和热情,奋力地冲向了最前线,拥抱了她的网格村民。
疫情让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疫情也让她与村民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大。她腼腆的笑着说:“我是网格员,我做的这些事,都是小事。”
“小事”,它拥有着抚慰人心的力量;“小事”,它透露出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网格员为成功抗疫而增添的无限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