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4月2日讯(陈侵 文/图)刘斌,1985年2月出生于眉山市丹棱县省级贫困村廖店村,从小在大山里头长大,跟泥巴打交道。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廖店村的老支部书记,当了一辈子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心里都是朴朴实实的想法,就想一辈子在农村种好地,给乡亲们服好务。正是这样一个朴实的父亲一直影响着刘斌,陪着他一步步成长。
在叛逆中懂得了孝心
1999年,父亲对刚刚初中毕业的刘斌说:“我种了一辈子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就留在家里,把我们家的地种好”。当时他极不情愿,但从小耳濡目染也知道父亲的想法,父亲的话还是要听的,也只好回到了廖店村开始种地。年底了,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回来,看着他们穿着崭新的衣服,买了很多酒和肉庆祝节日,再回头看看自己家里餐桌上的盐菜豆瓣,他坐不住了,不想再在家里种地了。于是便对父亲说他想再读书学点技术然后出去打工,但是父亲不同意,让他安安心心在家里种地。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斌的同学跟他说眉山武校在招生,在家里种地还不如去眉山读书,毕业后包分配,比在家里种地有搞头。过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刘斌瞒着父亲向朋友借了钱报了名,谎称外出务工就去眉山武校读书了。刘斌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当他挣够了学费还钱给朋友时,朋友却说他父亲早就把钱还了。此时刘斌一瞬间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以来都是无条件的爱护和支持着他,他默默立志一定要努力赚钱,好好的孝敬父母!
在绝境中重树了信心
武校毕业后,刘斌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在父亲这个老党员的影响下,他一直觉得共产党员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身份,心里一直对共产党员保有一种崇高的尊敬和仰望,期望自己也能早点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队伍中。在部队里,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党的教育,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员与普通士兵的不同,那时候他时常想起父亲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的情景,有时候会被乡亲们埋怨几句父亲都从不生气从无怨言,这个时候他更明白了父亲身为共产党员、身为支部书记的责任和使命,“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名字,让他更加敬仰。于是他不断加强学习、积极表现,终于在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退伍后刘斌先后到重庆当保安、丹棱做临时工、张场镇开服装店等,工作地点是离家越来越近,但是离他的目标却好像越来越远了。2009年,创业的再次失败,感觉成功离自己又远了一步,当时心灰意冷的刘斌想放弃创业回到农村继续种地,父亲却对他说:“你从小就是个有想法的孩子,我文化程度低,帮不了你啥子,但是作为父亲你想做的我都支持你,你出去闯嘛!”那天晚上彻夜末眠的刘斌想到父亲一如既往的支持,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快天亮的时候收拾了几件衣服,没有和父母道别,转身便踏上了北漂之路。
到北京后不久,经过四川老乡的帮助和介绍,刘斌顺利地进入了北京地铁施工队伍,通过2年的努力,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逐渐拉起了一只施工队,承接了地铁相关的各项劳务工程。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时,在北京地铁9号线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链断裂,付不够手下农民工的预支生活费,周围也没有朋友愿意借钱给他,正绝望的来到西客站准备卷铺盖走人时,手机短信铃声响起,显示账户到账10万块,随后父亲的电话就过来了“斌娃,听说你最近资金有点问题,我给你打了10万过来,你先用到,事情要整好,要是还缺钱就给我说,你是党员你一定不能轻易撂挑子,千万不能亏待了跟到你干的这些兄弟。”“父亲一个穷支部书记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打给我?”正当他不解之时姐姐打来电话哭着对他说:“父亲把家里的猪、羊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借遍了父老乡亲才凑了这10万,都给你了”。听了姐姐这翻话,刘斌心里是五味杂陈、深感愧疚,父亲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作,从来都是为乡亲们服务,帮乡亲们解决困难,从未向人低头,却为了他找乡亲们借钱,想到这里刘斌顿时泪如雨下,一个人在西客站广场抱头痛哭。父亲再次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同时也提醒了刘斌,作为一名党员,敢出来闯就应该时刻扛起责任,无论如何都不能干了一半就放弃变成有始无终的人,手下还有这么多一起出来闯的兄弟,更不能丢下他们不管。父亲的帮助使他重新找回了信心,度过了此次难关,刘斌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成绩报答父亲的恩情。
在成功中找回了初心
刘斌的事业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每年都会寄钱回家孝敬父母,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心里始终觉得缺失了什么。2015年年底,父亲在入户开展工作中出了车祸,连人带车掉进了山沟里,刘斌急忙从北京赶回来,看病床上苍老的父亲,看到家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他萌生了接父母到北京生活的想法。当和父亲说起此事时,父亲看了看刘斌,对他说:“我坚决不走,现在正在搞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才说了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两年,眼看我们廖店村的乡亲们生活变好了,我非常高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总想再为大家做点事,现在政策这么好,我要留在这里看着父老乡亲越来越好心里才踏实。”此时,刘斌终于明白了多年来心里缺少的是什么。父亲曾是支部书记,这一村父老乡亲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他这一辈子的牵挂,父亲年迈都还想着为生他养他的这个地方做点事尽点力,对他来说更是义不容辞,当初身陷困境,是父亲和廖店村的父老乡亲帮他渡过难关,借的钱虽是还清了,可这份情还没有还。此刻刘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让父亲看着他带着廖店村的父老乡亲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每一个廖店人的初心,也是父亲的初心,更是当年刘斌北漂创业的初心。2016年8月,刘斌放弃北京年薪百万的事业回到家乡,参加廖店村村主任竞选,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奔康,完成父辈的心愿。2017年2月,在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支持下,刘斌成功当选为廖店村村主任。
![]() |
刘斌入户开展征兵工作
廖店村位于总岗山脉,地势偏远,产业发展落后,虽然前一届村两委已经把全村的路修通了,但是现在摆在刘斌面前的是廖店村今后要走什么产业发展道路的问题。于是他向父老乡亲做工作,虽然2016年大家脱了贫,但是想要奔康还得靠自己。根据廖店村地少山多的特点,刘斌决定在全村发展林下鸡产业,并找来了林下鸡养殖专家向群众讲解养殖技术,但是群众却不愿意搞养殖业。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一户贫困户对他说:“斌娃子,养鸡容易卖鸡难,我们养出那么多鸡怎么办哦”。刘斌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他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在廖店建起了养鸡示范基地,找来了几户有想法的党员一起成立了集体养殖专合社,并联系了巨星公司签订代养协议,多次与微商、电商洽谈,在村委会成立了电商收购站点,举办了廖店村山货节,向广大客商推广了廖店村的土特产,打响了“山水廖店”的品牌。解决了卖鸡难的问题,群众纷纷加入专合社,开展林下鸡养殖。截止目前,廖店村已销售林下鸡15万余只,全村村民人均收入由脱贫攻坚之前的2700余元到现在的11000余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 |
刘斌带领乡亲们发展的林下鸡
2018年年初,廖店村入选乡村振兴试点村,刘斌再一次看到了家乡美好的未来。成立了廖店村乡风文明理事会,实现“十个有”,即:有一部村志、有一个村规民约、有一个红白理事分会、有一个纠纷调解分会、有一个环境监督分会、有一条标美道路、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有一批文明示范典型、有一支文艺宣传队、有一支志愿服务队。建设了乡风文明“道德超市”,父老乡亲争当“好公婆”、“好儿媳”,邻里关系更加稳定和谐,乡风民风更加美丽、人居环境越来越漂亮、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另外还以村集体出资成立了四川省山水廖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努力经营尽早实现为老百姓分红和增加集体收入的目标。
![]() |
刘斌入户开展一卡通宣传工作
看到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集体经济越来越强,父老乡亲们精气神越来越足,越来越信任村两委。这是刘斌对父亲最好的交代最好的报答,也是他对廖店村的父老乡亲最实际的还恩。此时的刘斌终于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含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曾经以为在北京离党中央最近,但是通过这几年在村主任岗位上的努力工作,刘斌发现,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就在心中,始终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