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2月14日讯 “冬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东坡区分局以维护辖区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大局平稳为目标,围绕“联、调、考、建”四字方针,扎实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1月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4起,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多渠道“联”,抓排查预警。一是横向联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协调公安、综治、国土、民政等职能部门,围绕当前因项目开发建设、征地拆迁所引发的民生问题,提前介入,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联合排查、风险评估等工作,充分掌握排查预警的主动权。1月以来,共收集各类矛盾纠纷隐患255起。二是纵向联勤。围绕职能分工,实行全警联动,将矛盾纠纷排查与发现的责任进一步细化分解到派出所、国保、治安等部门,确保排查及时、全面、深入。三是网上联控。抽调精干警力,成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小组,落实网上监控、巡查制度,充分利用“眉山日报”“今日东坡”等传统媒体宣传平台的同时,抢占互联网、“东坡公安”双微平台、QQ等宣传阵地,开展网上舆论引导,排查涉警舆情和可能对现实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的言论,确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二、多角度“调”,抓导处结合。一是全面疏导。以社区警务室为单位,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苗头逐一梳理、登记造册,对当事群众开展综合疏导,最大限度地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重点突破。对已排查出且尚未化解的一般矛盾,采取“定人包干”方式,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力化解,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存量;对问题复杂的,抽调专人组成专案组,重点经营、限期化解。三是积极缓解。大力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积极落实各项便民措施,拉近警民关系,有力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妥善化解。四是集中调处。由分局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大接访,对属于公安职责范围、能够当场解决的合法合理的诉求,责成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到位,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限期办理;对不属于公安职责范围的及时移交转办,就近主动解决群众诉求问题,最大限度提升了化解成功率。
三、多层次“考”,抓责任落实。一是考干部,与政绩挂钩。大力推行矛盾纠纷责任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控制增量与分局分管领导政绩考核挂钩,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包案化解矛盾的责任感、紧迫感,有力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矛盾化解工作责任制。二是考部门,与业绩挂钩。在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的同时,着力提高纠纷化解的考核权重分值,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各警种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考个人,与待遇挂钩。在加大对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不到位问责的同时,对办结一起调解案件实行一定金额的个案补贴,对成绩突出的民警予以重奖,并在提拔任用中予以倾斜,既给压力又给动力。
四、多方面“建”,抓齐抓共管。一是建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完善了党政统一领导,矛盾问题涉及单位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辅助参与的统一指挥、责任明确、灵敏高效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切实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合力。行动以来,通过启动联合机制,先后及时处置和解决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非正常死亡等问题引发的不安定因素20余起。二是建辖区联调模式。针对辖区警务工作多的特点,结合民间纠纷调处的实际,充分发挥“公调对接”优势,因地制宜将辖区社区干部、网格员吸收进来,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威望高的优势,在社区民警主持下参与民间纠纷调处工作,有效破解了警力不足导致纠纷拖大的难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三是建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宣传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成因及危害,主动寻求当事人亲属中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对当事人进行亲情帮助、答疑释惑,使其充分认同并自愿参与到纠纷调处中来,客观表达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以此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率。(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