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健康眉山
翻山越岭 一片丹心映雪域
——记眉山市中医医院2018年度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事迹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9-02-12 14:22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眉山2月12日讯  临行的汽车缓缓驶出小金县,车子载着对这片土地一丝的不舍,也载着“曾经奋斗”的喜悦和自豪。远处,祥云轻飘,雪峰高耸,天空蔚蓝迷人,神圣的风马经幡、羌红哈达随风飘扬。近处,朴实的藏族、羌族同胞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医疗队,张洪和他的同事心中百感交集。

一年前,小金县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这里为他们献上鲜红的羌红和洁白的哈达,欢迎他们的到来,从此,他们的心便与这片神奇的土地,与充满挑战的援藏之行紧紧系在了一起,他至今回忆起来,当初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2018年1月8日那天早晨,儿子那无限留恋的眼神,是最不舍的道别,他极力隐藏心中的酸涩与不舍,面上带着欢笑匆匆挥手离开。到达医院集合准备出发,领导们纷纷为他们送行,大家和他握手告别时没有更多的说话,只是用力地握握手,唯有二字“保重”。就这样他们这支4人组成的对口支援小队踏上了漫漫的援藏之路。1月的气温零度以下,再加之高寒冰雪、山高路险、寒风凛冽,能顺利到达小金县城就是一个小确幸。

小金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北部虹桥山海拔5200米,东部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一般高山脊达4500米。去往小金县的路途上风景独美,景色原始壮丽、风光旖旎,但对于历时7个多小时马不停蹄赶路的对口支援小队来说,疲惫的实在顾不得欣赏这美景。到达目的地进行简单休整后,又立即奔赴到各自岗位中熟悉情况。

跋山涉水 解除病痛 扶贫义诊 奉献真情

小金县地域面积五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仅8万,可谓地广人稀,老百姓往返县城看病不容易,往往“小病扛、大病躺”。
 一年的时间里,张洪主治医师、何建忠主治医师、薛倩主管护师、夏娟主管护师随小金县中藏医院的巡回扶贫义诊队走过了四姑娘山镇、沃日乡、抚边乡、窝底乡......为当地2000余名老百姓看病就诊、送医送药。小队在开展巡回义诊的初期,经常去到一些海拔较高的乡镇,他们多次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痛、气喘、呼吸困难……然而当身体稍微调整好一点后他们又立即投入到义诊当中。

因为医疗资源的匮乏,张洪医师和何建忠医师经常充当了全科医生的角色,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上为老百姓们解疑答惑,耐心诊治。但前来就诊的既有汉族、又有藏族、羌族同胞,问诊时患者都用四川话、藏语、羌族等语言交谈,需本地医护人员翻译才能了解大概,但小队的医务人员们除了耐心倾听、逐个治疗,还试着学用当地方言与病人交流,他们的认真、专业和亲和力深深地印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

一次义诊中,一名叫次仁拉宗的老大爷患了糖尿病,双脚浮肿,皮肤也有不同程度的溃烂,因为家中条件有限,一直未到医院就诊。小金县中藏医院义诊队免费为大爷开了药,张洪医师还拿出纸和笔,为大爷制定了饮食“指南”,仔细向老大爷讲解什么是糖尿病,从饮食上、生活方式上该怎样调整,同时,他还推荐了一些降血糖的食物。这一问一答,来来回回竟然用了近两个小时,大医精诚,不忘行医初心的他,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无私传授  全面培训  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

为提高小金县中藏医院医务人员的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对口支援小队从教学查房示范、血气分析检验技术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医急救技能培训等方面,培养全院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

全面深入开展教学查房示范

危急重症患者的查房要求全面深入,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以免贻误病情。张洪医师带领医务人员开展教学查房,从患者的病史采集、查体、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一一进行讲解,认真传授医学知识。

开展新技术----血气分析检验

血气分析是重症治疗中最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在对口支援小队来此之前,医院一直未开展起来。为尽早、准确诊断和治疗危急重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张洪医师带领大家顺利开展了血气分析检验新技术,为患者对症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争取了更多时间,为进一步抢救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小队通过系统性培训,促使全院医务人员全面掌握规范的操作规程,充分利用该项新技术,造福小金县百姓。该项技术的开展也填补了小金县中藏医院在此领域的空白。

传播新理念---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对最新学术进展了解渠道不多,急需更新医疗知识,张洪医师作为重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组织开展徒手心肺复苏和日常急救常识培训,现场进行标准示范和教学,为医务人员带去新知识、新理论,培训后组织了医务人员反复练习,并进行模拟考核,确保人人通过,人人达标。

发挥自身优势---中医急救技能培训

内关穴针刺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痉挛、癔病等,可作为上述疾病发作时急救处理。
 在藏区医疗急救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中医急救技能是非常有必要掌握的,小队组织开展了全院中医急救技能培训,他们详细讲解和演示了内关穴定位和针刺等要领,通过面对面的讲,手把手的教,心贴心的交流沟通,让全院医务人员活跃的参与其中。

在这一年的对口支援帮扶过程中,对口支援小队开展了穴位注射、关节腔穿刺术、穴位放血疗法、血气分析检测等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了小金县中藏医院诊疗水平,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逐渐打开了骨科、检验科等科室的新局面。

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职尽责  以务实的作风圆满完成任务

9月的一天里,对口支援小队接到小金县卫计局紧急任务,前往小金县第四区开展人员配置及设施设备调研工作。 四区是带代表汗牛乡、窝底乡、潘安乡下辖的13个村。四区地处小金西南部,海拔最高达5000米以上,地广人稀,山路崎岖。恰逢通往四区的道路正在维修,一路颠簸、一路泥泞,道路艰险。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小队终于到达了第一站汗牛乡卫生院。小队逐条逐项的核实人员信息和房屋、设备等硬件设施,并如实登记。完成复核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中纳村、阿斯隆村、足木村等村卫生站进行调研。

沿路飞奔,小队又赶去了窝底乡、潘安乡...经过了1整天的奋战,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调研任务。回到小金县城时,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小队归来,人困车乏。小队的夏娟护师因为道路崎岖、低寒缺氧,一路晕车,沿路呕吐,虽然苦不堪言,但小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此次援藏任务既是重任也是挑战,我们小队至始至终真心付出、牢记使命、肩扛责任,全力以赴完成此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了。”这是薛倩护师在小金县工作期间的体会和发自内心的感言。

据悉,眉山市中医医院自2008年开始开展对口支援藏区工作以来,先后派选88名优秀医务人员深入藏区,为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和藏区老百姓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救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被藏区老百姓喻为“高原的守护神”。仅2018年,该院选派了11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组成了三支对口支援医疗服务队奔赴小金县中藏医院、茂县中医医院、合江县中医医院。张洪医师只是前往小金县中藏医院对口支援的其中一名普通医师,他和其他3名同事一道,在漫长而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扎根高原,秉承医者仁心,传道授医,活人无数,成为雪域高原最鲜艳的格桑花。(眉山市中医医院供稿)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