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12月7日讯(陶广汉 刘佳)“我聘用在乡政府开车快20年,不知把村组道和乡道重复跑过多少遍,就是难得见到垮塌和破损的路面。”近日,眉山市东坡区金花乡政府机关小车司机杜德华感叹,“这全得益于政府严卡工程质量和加强平时管护两方面的工作。”“杜师傅说的完全正确。”该乡分管交通的副乡长王军告诉笔者,“截至目前,我们全乡总计硬化乡、村、组道路320余公里,通村到组水泥路达到100%,水泥路通户率占70%以上,道路完好率连续14年保持97%以上。”
据王军介绍,金花乡地处与仁寿县洪峰乡及周边的复盛、柳圣等三乡镇接壤的偏远丘区,当地干部群众长期饱受交通条件落后之苦,他们认为修好一条路实属不易,要是工程质量不过“硬”,路就宁可不动工。为此,该乡从2004年率先在东坡区打响交通大会战开始,就把确保工程质量作为道路交通建设重中之重,无论修乡、村道,还是修通组道,都要按照整体施工计划方案,制定和细化严格的质量标准,并由当地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质量监管小组,从方案的设计、路基的平整、材料的选择、水泥的标号、混搭的比例、硬化厚度等各个施工环节,实行全程监督,做到工程没有竣工、监督员不离开一步,一旦发现违反质量标准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该纠正的纠正、该返工的返工,决不留质量隐患。因此,全乡当年硬化的5公里县道、50公里的乡、村道以及通组50%的水泥路,检测工程质量全达标准。
在道路管护上,该乡吸取以往重修轻管的教训,坚持以各村辖区为单位,把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村组,并通过设立村级交通劝导点,落实劝导人员,配合交通民警,加强定点检查与日常巡查,对进入辖区的超限违规车辆及时阻止劝导,以此避免路面重压受损,乡村保洁员坚持分段保洁,使路面保持干净整洁,对于受洪涝等灾害损坏的路段,及时组织修复,保证畅通安全。
就这样,金花乡从2004年第一次交通大会战以来的14年间,在不断推进和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始终做到建管结合。截至目前,全乡硬化乡、村水泥路320余公里,通村到组水泥路达两个100%,水泥路通户率占70%以上,不仅道路施工质量过硬,管护工作也没有放松,至今全乡乡、村、组道完好率仍保持在97%以上,使道路施工质量和管护工作走在了东坡区乡镇前列。“我们全村所有村道、组道甚至户道,多年保持畅通少有出现破损,关键是工程质量和管理维护工作做得到位。”白塔村村支书汪良清对此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