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3月7日讯(张宗银 杜佩聪 文/图) 近日,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成功完成我院首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介入栓塞术。
![]() |
术前第一次造影
据了解,患者46岁女性,因突发头痛2小时,于2月28日急诊入院,入院后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随后安排全脑血管造影术,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无血管分支,符合血泡样动脉瘤特征。
![]() |
手术当天造影增大
情况十分危急,主管医师反复与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制定了两种治疗方案,商量后,患者及家属同意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次日由张宗银主刀,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指导老师通力合作, 1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目前患者神清语晰、活动自如,如治疗进展顺利,近期即可出院。
![]() |
手术过程中,支架到位,填塞弹簧圈
据悉,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 BBA)是位于颈内动脉前壁无分支部位的动脉病变,该病例较为罕见,发病率大约全部颅内动脉瘤的1%。具有较高的出血率。多见于女性,与高血压病有关是其特点,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当前BBA的诊断与治疗均充满挑战。治疗因BBA极其脆弱的“壁”使之变得复杂而危险。再出血的风险高,围手术期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是其特征。不管采用外科开颅治疗或者血管内治疗(即介入栓塞治疗),BBA较囊状动脉瘤更易发生术中并发症,而且BBA术后容易再生长和再出血。但总体而言,血管内治疗较外科手术能有较低的死亡率。
![]() |
弹簧圈填塞完成,造影显示无出血、栓塞并发症,手术结束
截止此次手术,眉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已实现了多例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等病例,大大降低了动脉瘤大出血、高死亡率发生的风险。
![]() |
弹簧圈填塞完成,造影显示无出血、栓塞并发症,手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