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眉山区县  >  仁寿
仁寿县文林镇:学习社区脱贫致富的带路人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11-24 11:26来源:四川新闻网

 

学习社区居委会

四川新闻网眉山11月24日讯(邱毅 摄影报道) 学习社区位于仁寿县城文林镇天梯后背山,海拔600多米,辖区面积10余平方公里,“地大物博”人口稀疏,社区贫困户还较多。基础设施还较落后为改变贫穷落后局面,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社区“两委”许下承诺,用“舍得一身剐”的雄心壮志,使社区面貌不断地发生变化。

社区书记陈永立介绍发展柑橘栽种情况

年轻的社区“两委”班子为百姓许下承诺

 陈永立,42岁,社区党支部书记。1996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后,看见当时的村子里一穷二白,独自到外地谋生,通过多年艰辛的打拼,事业有了成就的他,每次回到家里,看到家乡群众的生活还处于温饱线上,心里总有股就说不出的滋味,经过反复的思考,他决定回到家乡大干一场。作为一个退伍兵的年轻党员,被群众选举进入社区“班子”担任社区主任,就和大家一起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千方百计寻找适合社区发展的产业。 陈永立说:“2016年6月,自担任社区书记以来,感觉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但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他团结带领社区主任郑凯铭、妇女主任胡敏和老大哥社区委员杜月聪 、叶德明一道,精诚团结,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夜以继日的工作。当时社区有人说,“种马桑都不长的大山,谁能改变这个穷山村,除非他是神仙”。陈永立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就能,给我三年时间!”算是给社区群众许下了庄严承诺。

长势良好的大雅柑橘苗

引进大雅柑橘  改变水果种植结构

学习社区山高坡陡路难行,荒草藤蔓满山遍地, 千百年来,这种紫色沙粒碱性粘土,百姓只习惯用来种植红薯、玉米等耐旱作物,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光靠种植些传统的作物,老百姓的生活永远只停留在温饱线上。如何选择引进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让社区居民尽快脱贫致富?成了社区“两委”班子的头等大事。为了发展不走弯路,陈永立先后邀请农业局专家对社区土壤及气候环境做了精准研判,最终接受专家建议发展柑橘种植,于是就选派代表前去丹棱县梅湾村,彭山区黄峰镇,东坡区三苏乡参观学习,了解到人家种植柑橘有的大户一年要卖几万乃至几十万元时,大家都不敢相信,但这次外出参观学习对大家的震动很大。为了更全面准确了解市场行情,寻找适合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柑橘品种,先后又组织代表到丹棱、彭山等地学习考察,最终确定,引进丹棱“大雅”柑橘,该品种抗旱力强,成活率高,含糖量较同类水果高出5个百分点,是当前柑橘类最新品种,栽种最多四年挂果,五年就是丰产期。售价可达15元/斤。

地域宽阔的社区风貌

目标明确,如何展开工作却任重而道远,社区常年都是老弱病残的居民在家,思想保守陈旧,要想说服群众挖掉花多年心血种植的老柑橘树,真是难上加难。两委班子天天上门做工作,讲道理,召开各种会议不下50余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群众的思想在慢慢转变。截止目前,群众采用挖机深翻荒芜多年的土地2000多亩,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为保障所选品种纯正,汲取以往引种不纯的经验教训,社区两委分工合作,由社区书记和委员负责产业发展工作,两人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柑橘苗种植规模大、技术专业性强的简阳苗木雨较为适合培育栽种,然而,从确定苗木到引种先后长达半年,外出10几次,行程2000余公里,经过艰辛的工作,全社区已实现栽种大雅、爱媛38号等优质柑橘达120000株,面积达2500余亩,笔者看到,大片大雅柑橘长势良好,不少居民还在开山垦荒,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1]  [2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