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仁寿管护片长余明江指导管道施工点巡检注意事项
四川新闻网眉山11月11日讯(黄利军 文/图)“当了大半辈子的管护工,他自己都没有想到,52岁了,还要过把‘官瘾’。”余明江,当过输气管理处劳模,先后17次荣获先进生产工作者,9次优秀共产党员,连续4年“金牌”管护工的称号,去年10月,余明江多了一个身份——管护片长。
为了让管道管理风险可控,仁寿输气作业区从去年10月起,把700余公里管道划为3个片区,余明江负责管理仁寿片区。好久没看到余师傅,11月7日上午,碰见他的时候,余师傅正拿着电话:“谢基权,你今天要到现场,落实好村上土地转租不能影响管道的事情哦……”
刚放下电话,铃声又响起:“……周亮,你上报的问题已经处理好了哈。”从管护工到管理管护工,余师傅坦言:“这是既要当好兵,又要引好线的角色。”13名管护工,分布在270公里的输气管道上,同事朱文聪对他的评价是:“余师傅做事非常认真,也很实在。”军人出身的余明江,至今仍然保持着身先士卒的作风。
“有些地方比较偏僻,坐几个小时车去检查、处理是常有的事情。”余明江说。13名管护工都是多年来的好兄弟,他把工作和情谊分得很开,周而复始的巡线路上,余明江总结的经验是多跑,多干,多协调。
今年7月,他带着片区管护工对阀室、放空区、管道附属设施进行整改,天气热得让人不停冒汗,有人想打退堂鼓,但看见余师傅对工作的激情劲头,大家都克制住情绪坚持了下来。
翻开余明江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工作行程,处理后的每个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常年和村民打交道,与地方政府协调,很多时候,余明江靠的是“刷脸卡”。沿线的村民们都说这张脸值得信赖。
村民们信任他,自然有信任的理由。每当哪家有喜事,他都会随个份子,哪家有难处,他也会搭搭手。1992年,曲江乡修建“爱心桥”,余明江主动捐资1200元。2012年,在新接管的成纳线上将年过90的孤寡老人王玉珍认作干娘,时常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把石油人的关爱送到老人的心上。
村民们新建房屋、池塘时,总会第一时间与他联系,多年来,所管辖的输气管道始终处于零隐患,付出的爱获得了回报。随着声名远播,为他管理片区、对外协调、联络沟通也带来了便利。
今年5月,富家镇柳沟村修建村道,与南西线D711管段两处交叉,当村干部从管护工口中得知余明江负责该片区的时候,主动和他取得了联系,提出由作业区提供方案,村上按方案施工,并承担了修建的所有费用。
大林镇威青线停气碰口放空的时候,村民漫天要价,余明江找到老朋友村支书,聊天中讲解出输气管道的重要性,村支书听完后,一直坚守在现场,保证了顺利施工。
一张黝黑的脸,一身红色的工衣,一双沾满泥土的腿,走过了无数曲折的山路,角色转变后,余明江留下的依然是一串串对石油事业难舍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