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结就是力量
四川新闻网眉山7月28日讯(刘影 文/图)7月27日下午,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美丽的瑞峰古镇,曾菱角飘香的牝猪池,10多名党员正拿着铁耙、镰刀,顶着烈日清理河道两侧堆积的垃圾、枯萎树枝,以及河面废弃漂流物。有两名党员甚至穿着救生衣、划着竹筏,到池中央,清理着“水葫芦”。大伙儿忙的热火朝天、大汗淋漓,打捞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 |
我是打捞小能手
据悉,这只是瑞峰镇近段时间,深化“河长制”,提升辖区水质的一个缩影。自“铺天盖地”开展治污工作以来,瑞峰镇全方位、多渠道,广泛动员齐参与,着力打好水质提升攻坚战。
![]() |
社区书记也来打捞
——清晰的思路是基础
“最开始开展‘河长制’工作时,由于思路不够清晰、经验不够丰富等原因,工作效率不高,成效也不好。”瑞峰镇分管副镇长张斌介绍道:“之后我们及时调整思路,不仅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进行深入剖析,更是由各挂村领导牵头,深入村组,听取村干部、党员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看法及建议。”
在经过多次进村入户调研,以及党政联席会“激烈讨论”后,《关于河长制工作的实施方案》被删删改改无数次,只为能更好的指导整项工作的开展。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更是将水利站、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等7个站所一个不漏纳入其中。领导小组高效运作、发挥职能,指导着分级设立的22名河长、11名巡河员等开展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家不断摸索,思路逐步厘清。各工作组开始各司其职、全面履职尽责。
![]() |
小小竹筏水中游、清理“水葫芦”小能手
——治污无死角是关键
在经过前期摸底排查后,瑞峰镇将辖区内所有河流、水库和主要溪沟等散点进行串联,制定了13条整治路线,由各挂村领导全面协调,确保所有重要水域纳入整治。河道情况统计表、污染源调查统计表、治污目标分解表等相关表册资料,为精准分析研判、制定“点对点”整改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而随着落实河长巡查、信息登记等制度的严格落实,由河长、巡河员、保洁员、党员志愿服务者等织成的密集“排查网”,更是确保了整治无“漏网之鱼”。截止目前,全镇已巡查134次,发现和整改问题31个。
“我们村的姜沟儿,之前有很多长年沉积下来的垃圾,堵塞了河道,非常脏、乱,大家想治理,无从下手。而这次我们下定了决心,让整改治理不留‘尾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姜沟儿以及一些比较偏僻的沟渠都得到了彻底整治。”黄桷村支部书记王晓莉感慨到。
![]() |
累并快乐着
党群齐参与是保障
“支持环保工作是每个村民应尽的职责,尤其我们党员更应该带头。今天我们党员来清理了河里的垃圾,清理干净过后,水清了、空气也好了,大伙儿晚饭后出来转转路也安逸了。”在问及为何参与本次河道清理,瑞峰镇青杠坪村党员王君柱发自肺腑的说道。而他,仅是无数自愿参与到行动中的党员、群众中最普通的一员。在每一次“清河行动”中,都会有无数男女老少,不论党员还是群众,拿着自家锄头、铲子,不怕苦、不怕累,哪儿有污染,哪儿就有他们卖力清理的身影。
据了解,瑞峰镇目前已提前实现辖区内12户河道水禽养殖户全部关停。同时,还集中开展了3次“清河行动”,辖区内主要河流、沟渠已基本清理完毕。“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在保持现有成效的同时,对岷江河航电淹没区进行深度清理。在党员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定能还大家一个‘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优美干净的环境。”提及未来打算,镇长余亚非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