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5月20日讯(徐汀兰 文/图)基层老年协会是老年人的“家”,是老龄工作在基层的“根”,更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年群众的桥梁。从2014年起,青神县启动全县基层老协规范化建设工作,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共有基层老协100个,会员37720人,占全县老年人口总数的82 %,覆盖了全县10个乡镇和89个行政村(社区),组建率达100%。三年来,共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协会5个市级示范协会,县级示范协会36个,县级先进协会76个。
一、明确要求,树立样板,基层老协规范化创建早部署、早行动。
2013年5月,青神县老龄办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川老委办发〔2013〕17号)文件要求,代县老龄委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青老委〔2014〕1号)文件,对我县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指导县老协精心谋划和组织实施,《实施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县全面推进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2014年初,县老龄办、县老协召开了基层老协会长培训会,组织学习省老龄办、县老龄委关于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文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加强各级协会规范化建设,提高全县基层协会建设水平。
各基层协会积极行动,迅速向党政领导汇报,争取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会员支持,并按照规范化协会建设的要求,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在此过程中,县老龄办推荐了老协规范化建设做得较好的县老协和青城镇盐关社区老协作为学习样板,组织西龙、汉阳、白果、罗波等乡镇和公安、法院等协会分别从活动场所建设、制度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借鉴。
全县各机关、乡镇、村(社区)也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白果、高台、南城、罗波等乡镇对此项工作相当重视,迅即安排民政办主任精心指导创建工作,全程服务。县老龄办、县老协深入乡镇进行调研指导,积极协调乡镇专题解难,顺利解决了河坝子、罗波等乡镇老协缺少办公场地的实际困难,为基层老协规范化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典型引路,专题调研,基层老协规范化创建全面推进。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县老龄办、县老协首先确定老协工作基础较好、创建积极性较高的协会为典型,重点指导、督促,协助他们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档案资料收集,改善财务管理薄弱环节,搞好协会活动。2014年底,在自查申报的基础上,县老龄办对30个协会进行了验收评定,表彰了10个“示范协会”、10个“先进协会”,为全县创建工作开好了头。2015年,县老龄办、县老协班子成员继续深入黑龙镇、瑞峰镇和青神中学、人大机关、国税局机关,就所属老协创建规范化协会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宣传文件精神,与部门领导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2015年5月,县老龄办、县老协组织召开了“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安排2014年验收合格的罗波乡老协、白果乡老协、公安局老协、商务局机关老协、青城镇盐关社区老协、建华社区老协、老年书画研究会、南城镇兰沟村老协等8个基层协会作了经验交流,并实地参观了公安局老协和商务局机关老协,为创建协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榜样。在标杆的引领下,西龙、罗波、黑龙等乡镇和检察院、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验收标准和要求。县老龄办、县老协通过三年持续不断地实施“典型引领传帮带,专题调研解难题”,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三、严格标准,保质保量,基层老协规范化创建如期完成。
按照规范化建设的7项要求,青神县制定了标准量化的评比验收细则。每项要求分解为若干细则,每项细则落实具体分值,操作性强,要求申报协会认真按细则做好各项工作,对照细则进行自查评分。三年来,对申报验收的142个基层协会均实地验收。验收组严格按细则标准验收考评,不达标者不予过关。在实际操作中,对个别工作扎实、积极性高、差距较小的,采取延期补评的办法,促其达标。2014年,对申报验收的30个基层协会进行验收评定,表彰10个“示范协会”、10个“先进协会”。2015年有43个基层协会申报验收,经验收评定表彰8个“示范协会”、19 个“先进协会”。2016年有 69个基层协会创建申报,验收评定18 个“示范协会”,47个“先进协会”。三年共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协会5个,县级示范协会36个、先进协会76 个。全县创建面100%,创建合格率82%,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也使全县基层协会基础设施、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协会管理、活动开展等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改善条件,激发活力,基层老协规范化创建意义深远。
经过三年创建活动,青神县基层协会工作得到显著提高,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年工作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党政主导机制进一步彰显。创建工作使乡村(社区)干部更加重视老年人工作,增强了关爱老年人,热心为老年人服务意识,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改善协会条件,为协会创造宽松的环境,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如高台乡财政每年对乡老协拨10000元、对村老协拨5000元用于协会活动;白果乡安排村主任担任村老协会长,把各村老协活动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西龙镇金花村除为老协打造优良的活动场所外,每年出资组织会员外出参观游览。同时,县民政局、老龄办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创建成功的基层老协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三年来仅此一项就投入10余万元。
二是基层协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提高。为创建达标,全县基层协会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没有活动场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中罗波等乡镇不仅为老协配备了办公场所,还专门落实了老年人活动场地。县委机关、公安局机关、商务局机关、县人大机关、青城镇建华社区、南城镇兰沟村等还投入资金彻底修缮老协办公活动场所,配备空调、饮水、娱乐设施等。
三是老协活力进一步激发,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经过三年的建设,全县基层老协组织完善,队伍健全。各协会经常性地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建立健全关爱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协助调解涉老纠纷等工作,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县老协组织老年人参观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组织老年文艺团体宣传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建设成就,组织退休干部为全县重点工作出谋划策、聚智汇力;青城镇盐关社区老协积极兴办经济实体,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协会的活动开展和会员的福利开支,吸引了更多的人入会,协会凝聚力不断加强;白果乡老协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爱政策更多地侧重于边远山区的贫困老人,文艺宣传队积极参加椪柑节等乡镇重大节庆活动,老协作用发挥充分。
四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基层老协工作者。广大基层协会会长及班子成员在创建活动中,焕发出高度负责的热情,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主动向党政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发动老年朋友积极参与,清理陈年档案资料,废寝忘食;乡镇老协会长,沟通协调村(社区)两委,推动全面创建不辞辛劳;白果乡李发云、高台乡邹纪康、西龙镇高春华、青城镇刘子良等老协会员狠抓薄弱村社殚精竭虑;汉阳镇张松贵,拖着残疾之躯,柱着拐杖找领导汇报、联系村社,带领班子成员外出参观取经,充分体现了一个基层协会负责人的责任感。大家不讲报酬、不计得失,共同为夺取创建工作优异成绩而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期老龄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既争取到了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工作的重视,也教育了下一代,传递了正能量。
这次创建活动,推动了青神县基层老年人协会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如: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协会队伍建设需进一步优化。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要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推动青神县基层老协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