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4月11日讯(郭成钧 图/文)4月10日,走进刚刚整体脱贫的市级脱贫村——仁寿县凤陵乡尖石村,一个宽敞气派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呈现在眼前:乒乓球案排列整齐、健身设施丰富多样,村民或在体育器械上锻炼健身,或在文化活动室休闲娱乐;在靓丽的白色休闲长廊里,村民们围坐在石桌前聊天……
![]() |
尖石文化
在尖石村,设施齐全的村民文化广场同样是村里最漂亮和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不仅时常有村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享受文化设施建设带来的便利,更有村民们在傍晚时分,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使文化广场一派喜庆祥和。“精准扶贫文化场所的建设,改变和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大家从以前的喝酒打牌中走出来,闲暇时聚在一起打篮球、跳舞、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村民刘健喜高兴地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扶贫脱贫,更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农民精神脱贫尤为重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凤陵乡坚持不懈推进文化扶贫攻坚,聚焦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建设,切实把“乡村舞台”建成贫困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技普及、致富技能培训的“大舞台”,提高贫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
![]() |
在文化扶贫推进中,仁寿县凤陵乡聚焦扶贫目标,发挥部门优势,形成建设合力。通过全方位整合项目资金,全面提升建设水平。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依托尖石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民俗文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群众所需所求,凸显“乡村舞台”建设特色。结合“乡村舞台”建设,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长廊,形成“魅力尖石”品牌。
![]() |
同时,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了“乡村舞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等“大舞台”的作用。深入开展政策宣讲,组织政策宣讲团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讲22场次,宣讲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着力进行文明创建,县政协办公室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子、种文明”活动,结成文明单位帮扶贫困户对子12个。以精神扶贫促精准扶贫;大力推进法治科普,实现全村“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贫困村全覆盖。开展 “科普春耕服务行”等活动16余场次,发放种养殖科普图书200余册,使法治服务、科普宣传常态化。加强专业培训,培训自办文化社团成员21余人。开展“精准扶贫—科技专家在行动”系列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3场次,培训村级技术员、致富带头人和村民100余人,使基层文化、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积极组织群众活动,组织政府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送基层活动8场次,受惠群众达2400余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当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4场次,基层群众参与活动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