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3月28日讯(彭勇 胡沙)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的工作模式,因人施策、因病救治、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丹棱县“四措并举”助推健康扶贫工作见成效。
扶贫政策“解读+宣传”。一是积极组织各村“第一书记”、村医、医疗机构报帐员、医保经办机构人员开展培训,做好政策文件解读和宣传,提高其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执行率。二是在医疗机构窗口、村卫生室张贴医疗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就医流程等,利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契机,将宣传手册发放到健档立卡贫困户手中。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对卫生扶贫相关政策进行大力宣传,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救治对象“识别+管理”。一是建立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精准识别工作机制。通过免费巡回医疗、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及时精确掌握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初步建成了全县贫困人口患病情况数据库。二是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象动态管理机制。设立卫计、人社、扶贫等部门信息交互共享制度,一旦认定对象属性发生变更,定期反馈到医疗救助保障管理经办部门,对认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智能识别。三是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导入了医疗机构HIS系统和基层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入医院从挂号开始识别、救助,实现“一站式”服务。
贫困人群“签约+义诊”。一是大力开展家庭签约服务。以2家县级医疗机构为主,结合各乡镇卫生院组建2支医疗卫生精准扶贫服务队,2016年10月底已与全县100%的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建立“一对一”签约服务制度。二是通过巡回义诊服务,制定可操作、能见效的实施方案,分区划片组织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21个省、市级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对患病的1139人进行重点筛查,对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台账式管理,做到有病先治、急慢分诊、跟踪随访。
看病就医“免费+补助”。一是整合多方资金为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进行减免补。建立“两大基金”(医疗保障脱贫专项基金和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二是做好医保兜底。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疗费用,从2016年1月1日起实行个人“零支付”。慢性病门诊费用个人支付控制在10%以内。三是对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未纳入报销的门诊费用、县财政“兜底”后的个人承担部分、转院异地就医未完全报销符合规定的费用,孕产妇县域内分娩个人承担部分等给予定额救助。同时大力落实“十免四补助”,累计为贫困人口减免直接费用3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