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一郑燕、右二郑燕婆婆,一家三口入户普查
四川新闻网眉山2月22日讯(郑丽霞 余礼萍 图/文)2016年,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正式拉开帷幕。在美丽的大雅之城丹棱,有着这样一位普查员,她为了干好普查工作,带着婆婆、背着襁褓中的孩子走村串户,一起工作,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普查员的执着和敬业,在普查之路上深深地留下了一家三代的美丽身影!
她叫郑燕,今年26岁,大专学历,是从广元远嫁到丹棱县杨场镇金龙村的媳妇,因她平时乐善好学,为人热忱,所以被村民积极推选为此次农业普查的普查员,在被当选为普查员时她即是一名5岁儿子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又即将分娩的准妈妈,丈夫常年在外做销售工作,家中的大小事务都是她一手操办,但当她得知被村上推选为普查员后,依然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且果断的说:大家信任我需要我,我一定不辜负期望,认真工作,保证完成任务!同时郑燕的公婆对她的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于是郑燕便开启了一家三代的普查之路。
郑燕利用休息时刻和儿子亲近
据了解,丹棱县杨场镇所在的金龙村是全镇第一大村,有着一千多户村民,人户分散、土地广阔、涉及范围大,交通也不便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以后,她常常认真钻研普查业务,把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搞清楚弄明白,不懂的地方积极向老师、同事请教,力争把学到的知识随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面对本村范围广,交通不便、普查人员少等诸多困难,她不惧不畏,勇往前行。大家经常看见她肩上背着孩子,左手拎着普查袋、右手拿着婴儿用品走村串户的进行登记普查,有时甚至还会请上婆婆一同前往帮忙照看,有些村民甚至不理解地说她:“孩子那么小,不好好的在家带孩子,还背着那么小的孩子来跟着一起遭罪,工作这么重要?”。“我干的工作虽然小,但是意义却很重大,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全家人全力的支持就是我最强的动力。”郑燕笑着说。
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无论是县上、镇上、还是村上召开的各种大小会议、培训,郑燕都准时参加,从不落下。尽管她刚刚做足月子仍在调养身体同时还有需要她待哺的孩子,但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都带着刚满月的孩子一起参加会议,风雨无阻。
2016年12月,丹棱县上召开三农普业务暨PDA采集系统培训大会,由于这次临战前的最后一次关键培训,这次培训对于每一个普查员入户登记工作来说都相当重要,但是会期一天,这可难住了郑燕和她刚刚满月不久的儿子,然而她没有退缩,如同像一次远行一样,带着厚重的背囊,请自己的婆婆背上孩子一同准时参加了培训,会议期间郑燕婆婆带着孩子在会场外等候。有时会议中途孩子饿得哇哇哭叫,婆婆直给她打电话,而她却说:“先安抚一下孩子逛逛,马上就到休息时刻了”,为了不耽误学习,她都尽量在会议中途休息的时候才赶紧去给襁褓中的孩子喂奶,此时的她也顾不得自己的劳累,带满歉意奔向孩子。当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她总是把脸贴在孩子哭红的脸颊上轻声的地说:好宝贝,你要听话支持妈妈,我们都是最棒的!对于一名母亲她或许有点失职,但作为一名普查员她却是如此的敬业。“你们看杨场的队伍好庞大啊,老中青幼齐上场!”一同参加会议的队友们开玩笑的说。
郑燕带上儿子入户普查
普查工作全面铺开以后,她常常认真钻研普查业务,把各种指标及相互关系搞清楚弄明白,不懂的地方积极向老师、同事请教,力争把学到的知识随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面对本村范围广,交通不便、普查人员少等诸多困难,她不惧不畏,勇往前行。大家经常看见她肩上背着孩子,左手拎着普查袋、右手拿着婴儿用品走村串户的进行登记普查。
郑燕白天除了入户调查外,还要抽空在田间地头干农活;晚上大家都熄灯睡觉了,孩子进入了梦乡,但是她却难得放松,还要对普查对象填报的数据进行反复对比、确认,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数据存在疑问,及时和县、镇统计站的老师沟通,然后再重新入户对普查表录入数据进行审核修正,对于她而言挑灯夜战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如此大的工作量对于郑燕来说没有压倒她,她反而却像弹簧一样,越压越强。每逢赶集的时候,有些农户不在家,郑燕往往要跑上几趟才能登记好资料,遇到数据采集错误的地方,还要再反复的入户进行核实比对。在普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的错误时,大家都会集中开会商讨,她头脑灵活又爱钻研,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总是能第一个弄清楚问题。其他普查员有疑难解答不了的,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详细的解答,经常陪同事们探讨到深夜,第二天照常普查。“在普查前期我们就给村民发放过《致普查住户的一封信》,张贴了政府公告,但还是有部分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普查工作,我经常吃‘闭门羹’。”郑燕说。“可是这没有关系的,我笑脸相迎,多跑几趟就是了,慢慢地他们就理解了。”郑燕向本网记者讲到。
作为一名基层的普查员,郑燕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所以她在认真学习农业普查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从思想上提高对普查工作的认识,使自己从始至终都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村、镇的农业普查工作递上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