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眉山区县  >  丹棱
丹棱县团林村:新年新气象 持续发展劲头足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2-07 14:3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眉山2月7日讯(林茂春 张端均 图/文)昨(6)日(正月初十),省级“四好村”丹棱县双桥镇团林村大学生创业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拉线测量、挥锄挖坑。不一会儿,一片标准化、规范化的脆红李园便已成型。“从正月初七开始,村里便组织村民在基地里忙活了起来,预计再有两三天就可以将树苗全部栽种下去。”大学生创业基地管理者董仁志介绍,创业基地二期项目面积350亩,预计栽种2万4千棵树苗,目前已栽种过半。

讲解李子幼苗栽种要领

今年38岁的团林村2组村民董仁志是村里家喻户晓的产业带头人,种植了200多亩水果,包括核桃、脆红李、桃子等,也是团林村智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负责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创业基地二期开始种植脆红李,董仁志自然是少不了来给大伙“上课”的。“挖坑不用太深,土壤要层层压实,树苗与树苗之间要留足4米的间距。”在开始种植之前,董仁志将村民们召集在一起,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确保每个人都熟练掌握种植技巧,实现标准化种植。“种植切忌一味求快,要慢慢种。”董仁志说,之后便是浇水、覆膜,进行春季管理了。

李子苗栽种示范

“团林村丹棱县大学生(青年)创业基地从2016年1月正式开工,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并栽植好了脆红李果树,正式进入果树管理阶段。创业基地已吸引了11名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200余万社会资本入驻。二期项目采用‘早晚结合’的模式,主要种植早熟‘五月脆’和晚熟‘一点红’两个品种。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后,将形成一个面积为500亩的脆红李标准化产业园,示范带动全村产业发展,村上每年也有两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全村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很有信心。”第一书记付子瑜信心满满。

李子苗栽种现场

事实上,大学生创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已经在逐渐显现。今年59岁的张玉财是在现场忙碌的60余名村民中的一个,只见他熟练地挥动着锄头,不到一分钟便将一株树苗种好了。“我和老婆两个人都在这里务工,每人一天就有70元的收入,很满足。”张玉财笑嘻嘻地说道。除了在基地务工之外,张玉财还流转了3.5亩土地,每年的租金就有2100元。张玉财自己也发展了脆红李产业,在村里算是技术能手,而基地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要求也使得他在技术上也不断提升。如今,张玉财在基地代管了100多亩果树,帮助董仁志管理基地。“日子忙碌而充实,相信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张玉财说道。 

已栽种并浇水覆膜的部分李子苗

据了解,团林村是眉山市市级贫困村之一,2014年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户143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在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精准策略,以贫困户稳定、长期受益作为产业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广脆红李(核桃)+芋头(生姜)长短结合的立体种植模式,争取产业扶持项目大规模种植五月脆和核桃。目前,全村新增脆红李和核桃1100亩、芋头生姜320亩,初步形成以脆红李、核桃、葡萄为主的3000亩水果产业带。同时,大力整合社会资本、帮扶部门、村委会三方资源,建成3个标准水果冻库,初步形成300吨规模的水果贮运站,为实现鲜果错峰销售创造了条件。该村争取专项资金建立丹棱县大学生(青年)创业基地。通过项目投入转股权、引入社会资本、能人技术入股的方式,着力解决大学生(青年)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手等现实问题,既降低创业门槛,又壮大集体经济收益。2016年年底,团林村作为抽检村之一代表丹棱县接受了国家和省、市脱贫攻坚考核验收,实现整村脱贫。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