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科正在向村民传授管理技术
“他的品牌走出了国门”
技术解决了,徐文科也富起来了。徐文科租下的140亩土地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清见年年丰产,年销售产值达110余万元。看到了徐文科的成功,当地的村民仿佛看到了产业致富的“风向标”,纷纷将以前种植的红桔树全部实行高桩换接成了清见。紧接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新店乡所有的红桔树也全部改良完毕,达到种植面积1.2万余亩,成为全县“清见之乡”。
2002年10月,徐文科带头发起成立新店乡优质柑桔协会,全票当选为会长,同年被选任为协会党支部书记。他组建了一支有40名会员的嫁接队伍,分赴其他区县、乡镇协助村民进行品种改良。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协会会员分布眉山、乐山、资阳、成都5市16个县84个乡镇。
随着协会的不断扩大和会员的增加,徐文科也看到了协会“散沙”式管理的局限性,品种杂乱、品质不一、产量不稳、价格下降,达不到客商的要求和标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清见”这个优良柑桔品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在这个想法下,清见果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利用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在经营管理中做到步调一致、方法一致、标准一致。果子成熟后,由合作社专门组织人采摘,并进行统一包装后向外销售,进一步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经营规范化、发展市场化。
作为全县建立专业合作社“吃螃蟹”的第一人,徐文科的做法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国际有关组织机构的关注,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将其作为工合国际与加拿大合作社协会的合作项目试点之一,先后6次到北京接受项目培训,学习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知识。
清见产业的发展壮大,打响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唯一出路。他在宣传果品特色、经济价值、食品价值和文化品位上狠下功夫,为仁寿清见注册了“九道拐”商标,并带着“九道拐”绿色清见在省内外多次展销,以其优质、诚信赢得了消费者和水果经销商的青睐,在中南部大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如今,清见已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越南、泰国等东南亚6个国家。
“他的帮扶感动了乡亲”
“发展清见,就是要让乡亲们富起来”这是徐文科的初心。为了让家乡父老尽快脱贫致富,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合作社为每名贫困会员确定一名“结对”帮扶人员,合作社出技术、出苗木、出肥料等,帮助贫困户发展清见。他还租地105亩,分包给8户贫困会员,建立示范园。示范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铺设滴灌管道,统一管理标准,统购统销,分包户出劳力按照管理标准管理各自果树,销售后按果子数量分账。
清见产业不断壮大,并没有让徐文科停止前进的步伐。2006年的一天,徐文科突发奇想,清见能不能像花草一样作为装饰品进入居民家里呢?说干就干,他立马买来一批专用透气果盆从苗圃里移来果苗做起了试验。事实证明,徐文科又干对了,在当年的成都龙泉农产品展销会上,他带去的几百盆观赏清见受到商家和市民的疯抢。
“当时我带去的清见有一部分是挂了果的,这些果子既好看还可以吃,而且室内的温度又恰好适宜清见生长,一上午我的货就卖光了。”徐文科高兴地说道。
在该县景贤乡同意村,由徐文科投资的“业主+村集体+协会+农户”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正在这里推广。该模式在通过分红让贫困户增收的同时,还向有发展意愿的农户传授技术,带动大家发展产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