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眉山  >  眉山要闻
不负春光的“百年梨乡”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17-03-16 09:52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眉山3月16日讯(刘晓静 图/文)“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在素有“百年梨乡”美誉的仁寿曹家,初春的阳光下,如银似雪的梨花再次开满枝头,预示着曹家贡梨又将迎来一年的好收成。昨(15)日,眉山市仁寿县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曹家第十四届梨花文化节开幕,上万游客徜徉在梨花的海洋,共度美好春天。

梨花文化节开幕式

据曹家镇党委书记黄勇介绍,本次盛会为期六天, 旨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活动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展现“百年梨乡,大美曹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曹家乡村生态旅游新形象。

大爷精心讲解曹家梨膏药用价值

梨园春色惹人醉

走进万亩梨园,几千棵数百年历史的老梨树不负春光,开起了新花,与周边“年轻”的梨树们交相辉映。一株古老的梨树,粗大的树干中间已经枯空,仍然顽强的抽枝发芽,开着白花,游客们无不为其不屈的生命力而赞叹。

每一颗树都有它的故事

一株并排生长的“”夫妻梨树,身上似乎披着“金色缎带”,庆祝他们度过的400多年“爱情岁月”,原来不知何时满是青苔的树干中间竟开起了一簇簇迎春花,又像是金色的瀑布,蔚为奇观,让来往游客驻足流连,拍照合影。一对小情侣经过时惊呼:“第一次见到梨树上长满迎春花,真是太酷了!”

 带着晨露 静静开放

 在曹家镇梨树活化石(老梨树园),每年都会举行敬梨仪式,由民间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龙涎池取净水净身后端着汉礼服,在吸天之灵气、纳地之精魂的老梨树园,和八位身着白色汉礼服的梨花仙子及一众曹家儿女,三跪拜起身,老人怀着敬畏之情,缓步走向礼台,然后转身向梨乡儿女们神情端庄地念诵“百年梨乡赋”……

百年梨乡产业梦

据了解,仁寿县曹家镇有着悠久的种梨历史,在清朝时就盛产朝廷贡梨,“曹家梨”早已誉满巴蜀大地。近年来,曹家更是依托百年梨乡品牌,做大做强梨产业,种梨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量达8000万斤,产值达1亿元以上。

这一片茂密的梨树林

曹家镇在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大力扶持农家乐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过去我们都靠在家种地或者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现在好了呀,家乡发展旅游,带来了这么都游客,我们不仅仅可以卖梨挣钱,还可以足不出户开农家乐挣钱,就这一个星期的旅游文化节,我们家可以挣几万块,呵呵”农家乐的老板娘笑的合不拢嘴。

夫妻树 寄生花 琴瑟和鸣

去年以来,在仁寿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下,曹家镇提出了建设百年梨乡大美曹家的奋斗目标,全镇上下进一步增强梨子意识,壮大梨产业,挖掘梨文化,做强梨经济。该镇利用500亩土地整理项目,修建产业大道,大力发展现代梨园,巩固和壮大曹家梨产业。依托旅游扶贫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进一步完善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修建旅游接待中心等。在发展生产现代化生产梨膏糖的同时,恢复古法熬制梨膏糖作坊,积极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梨子的附加值。

神奇的老梨树 诉说着它传奇的一生

小小梨子,承载着乡亲们的致富梦想;不负春光,万亩梨园在乡亲们的辛勤浇灌下蓬勃生长;而“百年梨乡”的文化经济产业梦想,也将在人们的悉心呵护下不断实现。

相关新闻
编辑:肖伟